【偈】作者:释宝觉 朝代:宋代
[偈]偈原文
一即一,二即二,嗅著直是无香气。
识得山僧榔栗条,莫向南山寻鳖鼻。
[偈]诗词问答
问:偈的作者是谁?答:释宝觉
问: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偈]释宝觉偈 书法图
偈书法作品
[偈]参考注释
[偈]香气
芬香的气味
[偈]识得
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偈]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偈]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宋代,释宝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