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原文
苍山古木书堂寺,北下湘川百馀步。
谁云往来倾世界,至今人道安禅处。
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
我身不知今是不,空记名称你常住。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诗词问答
问:《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2. 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参考注释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苍山
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书堂
(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
(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湘川
即 湘江 。 晋 陆机 《乐府》诗之十六:“北徵 瑶臺 女,南要 湘川 娥。” 唐 李群玉 《黄陵庙》诗:“犹似含嚬望巡狩, 九疑 如黛隔 湘川 。”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总和
世界观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会状况
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6) 领域;活动范围
内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 朱家坏。——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8) 大家,众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词话》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道安
书信结束时的问安语。如:并请道安。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惊蛇
喻笔墨飞舞。 宋 陆游 《午晴试笔》诗:“明窗揽笔聊挥洒,颯颯惊蛇又数行。”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我身
我自己;我这个人。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我身蹈 丘 軻 ,爵位不早綰。” 唐 白居易 《我身》诗:“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记名
写上姓名,表明权利或责任的所在
记名支票
[书堂寺(底本目录有注:藏贞故栖也。)]常住
(1).佛教语。永存。《法华经》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苏跋陀罗窣堵波》:“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復变坏。”
(2).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南齐书·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
(3).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云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冯翊 《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 朱崖 出镇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清 钱谦益 《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寺僧开垦作常住田。”
(4).道观中的主事者。《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
宋代,沈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