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作者:戴表元 朝代:宋代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原文
昔日相逢面如雪,今日相逢面如铁。
人生年少得几时,动作风尘十年别。
十年别久未为恶,频见亦无年少乐。
寒栖夜雨金琐梦,故园春风白袍客。
雕鞍骏马纷纷来,西城乱花春渐开。
与君追逐觉老丑,一笑且醉高阳杯。
相逢得醉今日好,醉眼相思还易老。
只图留君日日醉,醉裹忘却江南道。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诗词问答
问: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的作者是谁?答:戴表元
问: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表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戴表元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戴表元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 书法图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书法作品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参考注释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日相
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初, 景 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於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於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云。” 李贤 注:“日相,谓日辰王相之法也。”王相,即旺相。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生年
(1).出生;出生以来。《后汉书·吕布传》:“ 术 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 刘备 。”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
(2).年岁。《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唐 陈翰 《异闻集·王度》:“ 度 家有奴曰 豹 ,生年七十矣。”
(3).活着的时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 杜镇南 之作牧,当世树碑; 竇车骑 之临戎,生年刻石。” 唐 杜甫 《耳聋》诗:“生年 鶡冠子 ,叹世 鹿皮翁 。”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作风
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
工作作风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无年
(1).饥荒之年。《周礼·地官·均人》:“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息饗报嘉岁,通急戒无年。” 吕向 注:“无年,饥年也。”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 关陕 无年,未宜轻动。”
(2).无年寿,寿命不长。《宋书·谢庄传》:“家世无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二,亡祖四十七。”《南史·萧晔传》:“﹝ 曄 ﹞初封 安陆侯 。 憺 特所钟爱,常目送之曰:‘吾所深忧。’左右问其故,答曰:‘其过俊发,恐必无年。’” 明 李贽 《与焦弱侯太史》书:“昨閲《近谿子集》,深嘆此老日进一日,脱化如此。故知人不可以无年也决矣。”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寒栖
亦作“ 寒栖 ”。1.犹贫居。 前蜀 贯休 《商山道者》诗:“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刘纂 ﹞ 乾寧 中寒栖京师。”
(2).借指贫居之人。《云笈七籤》卷十一:“诸经中信用金龙、玉鱼之例,多是宝贵,非寒栖能办。”
(3).指寒冷的鸡巢。 唐 来鹄 《晓鸡》诗:“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见“ 寒栖 ”。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金琐
金锁甲。一种缧以金线的细铠。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金琐已沉埋,壮气蒿莱。” 詹安泰 注:“金琐,即金锁,原义是金质的锁钥,这里疑指金锁甲。 杜甫 《重过何氏》诗:‘雨抛金锁甲,苔卧緑沉枪。’ 仇兆鰲 注引 薛苍舒 曰:‘ 车频 《秦书》:“ 苻坚 使 熊邈 造金银细鎧,金为线以縲之。”今谓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言相衔之密也。’”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白袍
旧指未做官的士人。 唐 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 宋济 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 济 曰:‘盖由緋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閒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 宋 苏轼 《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鵠。” 宋 叶适 《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霑恩。”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雕鞍
雕饰有精美图案的马鞍
玉砌雕鞍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骏马
骏足。即良马;跑得快的好马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高阳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3).“高阳酒徒”的略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 、 卢植 、 蔡邕 、 张华 、 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4).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 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 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参见“ 高阳池 ”。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醉眼
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忘却
不记得;忘记
[相逢行赠文伯纯同年]南道
(1).指南方。《史记·游侠列传》:“至若北道 姚氏 ,西道诸 杜 ,南道 仇景 ,东道 赵他 、 羽公子 , 南阳 赵调 之徒,此 盗跖 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 汉 王充 《论衡·言毒》:“南道名毒曰短弧。”
(2).南面或南方的道路。《楚辞·刘向<九叹·忧苦>》:“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王逸 注:“言己放流转彼 江南 之道。”
(3).专指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南北二道中的南道。《汉书·西域传上》:“自 玉门 、 阳关 出 西域 有两道。从 鄯善 傍 南山 北,波河西行至 莎车 ,为南道;南道西踰 葱岭 则出 大月氏 、 安息 。”
宋代,戴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