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同上)】作者:陈恕可 朝代:宋代
[齐天乐(同上)]齐天乐(同上)原文
蜕仙飞佩流空远,珊珊数声林杪。
薄暑眠轻,浓阴听久,勾引凄凉多少。
长吟未了。
想犹怯高寒,又移深窈。
与整绡衣,满身风露正清晓。
微薰庭院昼永,那回曾记得,如诉幽抱。
断响难寻,馀悲独省,叶底还惊秋早。
齐宫路杳。
叹往事魂消,夜阑人悄。
谩省轻盈,粉奁双鬓好。
[齐天乐(同上)]诗词问答
问:齐天乐(同上)的作者是谁?答:陈恕可
问:齐天乐(同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齐天乐(同上)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恕可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恕可
[齐天乐(同上)]参考注释
[齐天乐(同上)]空远
辽远。 南朝 梁 沉约 《梁甫吟》:“时云靄空远,渊水结清深。”
[齐天乐(同上)]珊珊
(1) 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宋玉《神女赋》
时闻杂佩声珊珊。——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2) 轻盈、舒缓的样子;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齐天乐(同上)]林杪
树梢,林外。 晋 陆机 《感时赋》:“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 唐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渡危桥,縈迴出林杪。” 清 方文 《秋雨柬齐介人》诗:“霽色动林杪,期君过石桥。” 沙汀 《困兽记》五:“这是一个晴明的早晨。昨天的阴云已经光了,天色一碧,太阳正从远处的林杪上面上升起来。”
[齐天乐(同上)]勾引
(1) 引诱人做不好的事
架不住坏人的勾引
(2) 引人上钩使之听任摆布
(3) 吸引
小孩被赛璐珞的洋囝囝、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多收了三五斗》
[齐天乐(同上)]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齐天乐(同上)]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齐天乐(同上)]长吟
(1) 音调缓而长的吟咏
(2) 指虫鸟长声的鸣叫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齐天乐(同上)]未了
(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齐天乐(同上)]高寒
(1) 地势高而寒冷
高寒山区
(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 宋· 杨万里《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齐天乐(同上)]深窈
(1).幽深。 宋 苏轼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高堂儼像设,禪室各深窈。” 元 钱霖 《锁窗寒·题玉山草堂》词:“深窈。西园晓。似日照 炉峰 ,数声啼鸟。”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镇边城》:“ 镇边城 直东有 六华巖 ,巖分如六华,其第四巖有洞最深窈。”
(2).深透。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非泊然寡营,观物深窈,玩希声而友前哲,殆未足语於此。”
[齐天乐(同上)]满身
遍身,全身上下
满身是血的重伤员
[齐天乐(同上)]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齐天乐(同上)]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齐天乐(同上)]庭院
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齐天乐(同上)]昼永
白昼漫长。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李元亮诗启》:“ 元亮 亦工诗,如‘人闲知昼永,花落见春深’。” 宋 林逋 《病中谢马彭年见访》诗:“山空门自掩,昼永枕频移。”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逼女更夫》:“昼永人閒谁作侣,消磨白日无过只仗琴书。”
[齐天乐(同上)]记得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齐天乐(同上)]幽抱
幽独的情怀。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竟陵王同沉右率过刘先生墓》:“善诱宗学原,鸣钟霽幽抱。” 唐 张九龄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言事》:“某自守孤直,蒙大夫眷奬最深,輒欲披陈其事,略言首尾,冀当克副虚襟,鉴雪幽抱。”
[齐天乐(同上)]断响
断断续续的响声。 明 何景明 《捣衣》诗:“哀音缘云发,断响随风沉。”
[齐天乐(同上)]惊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 韦应物 《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 无名氏 《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齐天乐(同上)]齐宫
斋宫。《汉书·宣帝纪》:“神光并见,或兴于谷,烛燿齐宫,十有餘刻。”
[齐天乐(同上)]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齐天乐(同上)]魂消
见“ 魂销 ”。
[齐天乐(同上)]夜阑
夜将尽;夜深
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蔡琰《胡笳十八拍》
夜阑更秉烛,相对成梦寐。——杜甫《羌村》
夜阑人静
[齐天乐(同上)]轻盈
(1) 轻柔秀丽
他们那些马穿上铠甲,仍然轻盈、矫健
(2) 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她那柔软纤细的体形、轻盈优美的动作
宋代,陈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