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悲】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自悲]自悲原文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
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自悲]诗词问答
问:自悲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自悲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自悲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自悲]白居易自悲 书法图
自悲书法作品
全唐诗
[自悲]参考注释
[自悲]火宅
佛教语。多用以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 南朝 梁武帝 《宝亮法师<涅槃义疏>序》:“救灼烧於火宅,拯沉溺於浪海。”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疑这才从火宅中出。”
[自悲]煎熬
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
受尽煎熬
[自悲]霜松
即松。松能傲霜,故称。语本 南朝 梁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悦 与 简文 同年,而髮蚤白。 简文 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隋 江总 《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牕穿石竇,月牖拂霜松。” 隋 慧净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 宋 苏轼 《次韵徐仲车》:“恶衣恶食诗愈好,恰是霜松囀春鸟。”
[自悲]折身
(1).屈身。谓卑躬屈节。 宋 王安石 《都官郎中致仕周公墓志铭》:“又观古之士,能无折身以市于贵势,盖亦少也。”
(2).转身。《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道:‘主管少待。’小夫人折身进去。”《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 素姐 见势不好,折身夺门就跑。” 艾芜 《端阳节》三:“就把孩子抱回来放在灶房里,再折身出去的。”
[自悲]群动
(1).各种动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日入羣动息,归鸟趋林鸣。” 梁启超 《论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所以异於羣动者安在乎?”
(2).诸种活动。 唐 白居易 《宴坐闲吟》:“意气销磨羣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宋 司马光 《不寐》诗:“四远寂然羣动收,只餘严鼓度坊楼。”
(3).泛指众人。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铨选》:“陛下有是名器,为鼓舞羣动之具。”
[自悲]不过
(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