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楼】作者:罗观 朝代:元代
[五华楼]五华楼原文
世祖平南九十春,苍山花木几枯荣。
晓寒海气连云湿,夜坐钟声带月明。
满目鳌头疏雨寺,几家篱落夕阳城。
不堪楼上怀今古,断雁西风两袖轻。
[五华楼]诗词问答
问:五华楼的作者是谁?答:罗观
问:五华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五华楼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五华楼]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五十一
[五华楼]参考注释
[五华楼]世祖
(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世祖光武皇帝 讳 秀 ,字 文叔 。” 李贤 注:“《礼》:‘祖有功而宗有德。’ 光武 中兴,故庙称 世祖 。”后来 晋武帝 司马炎 、 元 忽必烈 、 清 福临 等帝王的庙号皆称 世祖 。
(2).指祖先。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祖 勇 任气,卒咸不揆於人。”
[五华楼]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五华楼]苍山
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五华楼]花木
指专供观赏者的花草树木
[五华楼]枯荣
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五华楼]海气
(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汉书·武帝纪》:“朕巡 荆 扬 ,辑 江 淮 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 。” 唐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景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清 周亮工 《钱塘江示王古直》诗:“海气喷江折, 吴 山搅 越 青。”
(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唐 骆宾王 《蓬莱镇》诗:“野楼疑海气,白鷺似江涛。”参见“ 海市蜃楼 ”。
(3).沙漠上的气流。海,指旱海,沙漠。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五华楼]连云
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文选·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 张铣 注:“阁高故称连云。” 唐 白居易 《李白墓》诗:“ 採石 江边 李白 坟,遶田无限草连云。” 元 周霆震 《宿州歌》:“万骑连云发 蜀 都, 宿州 一掷拟摴蒲。”
[五华楼]坐钟
放在桌案上的时钟。区别于挂钟。如:案上置放着坐钟,时针正指向四点。
[五华楼]带月
谓披戴月色。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唐 刘长卿 《送张十八归桐庐》诗:“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明 杨慎 《伯劳吟》:“村妇侵星提瓮汲,山农带月架犂耕。”
[五华楼]满目
充满视野
琳琅满目
[五华楼]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五华楼]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五华楼]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五华楼]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五华楼]楼上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五华楼]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五华楼]断雁
亦作“ 断鴈 ”。失群的雁;孤雁。 隋 薛道衡 《出塞》诗之二:“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鴈声。” 唐 方干 《别从兄郜》诗:“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 明 文徵明 《才伯过访》诗:“归心闻断鴈,衰髩逼残年。” 闻一多 《红烛·红豆诗之十九》:“我是只惊弓的断雁,我的嘴要叫着你,又要衔着芦苇,保障着我的生命。”
[五华楼]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元代,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