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风】作者:谷子敬 朝代:明代
[落梅风]落梅风原文
则为你临官路。
出粉墙。
常只是转眼间花残花放。
引的个呆崔护洞门前来谒浆。
且喜你桃源故人无恙。
[落梅风]诗词问答
问:落梅风的作者是谁?答:谷子敬
问:落梅风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落梅风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谷子敬的名句有哪些?答:谷子敬
[落梅风]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城南柳 第四折
[落梅风]参考注释
[落梅风]官路
(1) 官府修建的大道。后即泛指大道
黄山猎地广, 青门官路长。—— 北周· 王褒《九日从驾诗》
(2) 指仕途
词林无涣水之文,官路乏 甘陵之党。—— 唐· 温庭筠《为人上裴相公启》
[落梅风]粉墙
用石灰等涂料抹墙
[落梅风]只是
(1) 仅仅是
我来找你,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只是拉拉家常罢了
(2) 但是
他的作业全做对了,只是字写得不够端正
[落梅风]转眼
转动眼珠子的功夫。形容时光飞逝
人生易老,转眼百年
转眼成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落梅风]残花
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 * 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落梅风]前来
(1).到这里来;向这个方向来。《隋书·裴矩传》:“天子大出珍物,今在 马邑 ,欲其蕃内多作交关。若前来者,即得好物。” 明 唐顺之 《海贼分道侵突疏》:“十九日辰时大伙 倭 贼约二千餘突衝前来。”
(2).以前;上次。《宋史·河渠志三》:“ 安持 ( 吴安持 )称候涨水相度,乃是悠悠之谈。前来涨水并今来涨水,各至 澶州 德清军 界, 安持 首尾九年,岂得不见。” 宋 范仲淹 《奏乞拒契丹所请绝元昊和约》:“ 元昊 岂肯以前来所许,屈伏於朝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你好不分晓,是前来科段,今番又再使。”
[落梅风]谒浆
乞求茶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离魂倩女,也不是謁浆 崔护 。”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如今那统鏝的郎汉又村,謁浆的 崔护 又蹇。” 元 孙季昌 《端正好·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套曲:“初相逢在 丽春园 遣兴,便和他謁浆的 崔护 留情。”
[落梅风]且喜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落梅风]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落梅风]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落梅风]无恙
(1) 无灾祸
岁亦无恙耶?——《国策·齐策》
安然无恙
(2) 平安;没有疾病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国语·齐策》
无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无恙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别来无恙?
明代,谷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