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盆中牡丹花】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盆中牡丹花]咏盆中牡丹花原文
亚盆初绽鼠姑芽,映座浓添几朵霞。
帘幕未招游客骑,芳菲待报午蜂衙。
不须富贵丛中闹,却爱萧疏静处嘉。
九十春光应护惜,花师莫漫䟎韶华。
[咏盆中牡丹花]诗词问答
问:咏盆中牡丹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盆中牡丹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盆中牡丹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咏盆中牡丹花]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八
[咏盆中牡丹花]参考注释
[咏盆中牡丹花]鼠姑
(1).牡丹的别名。 唐 陆龟蒙 《偶辍野蔬寄袭美》诗:“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 明 唐寅 《题牡丹画》诗:“穀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舍南庭前牡丹将放词以催之》词:“豆吐蚕婆緑,花绽鼠姑红。”
(2).鼠妇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鼠妇》。
[咏盆中牡丹花]帘幕
遮蔽门窗用的大块帷幕
拉开帘幕,旭日当窗
[咏盆中牡丹花]游客
(1) 游子;旅游者
(2) 观光者
[咏盆中牡丹花]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咏盆中牡丹花]待报
(1).等候批覆。《晋书·刘颂传》:“时 蜀 新平,人饥土荒, 颂 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周书·长孙俭传》:“ 俭 旧尝诣闕奏事,时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新唐书·严郢传》:“御史臺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 * 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
(2).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大人, 张鼎 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称冤叫屈。”《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继体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国有疑狱,必遣官覆讞而从轻,死罪审録无冤者,亦必待报,然后加刑。”
[咏盆中牡丹花]蜂衙
(1).群蜂早晚聚集,簇拥蜂王,如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 宋 陆游 《青羊宫小饮赠道士》诗:“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元 钱霖 《清江引》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听听四面的同蜂衙似的嘈杂的人声,脚步声,车铃声,一时倒也觉得是身到了大罗天上的样子。”参阅《埤雅·释虫》。
(2).指飞绕的蜂群。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试问蜂衙,何时昼锦春如画。”
(3).蜂巢。 元 赵奕 《黄龙洞》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咏盆中牡丹花]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咏盆中牡丹花]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咏盆中牡丹花]萧疏
(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咏盆中牡丹花]静处
(1).冷静地立身处世。《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宋 周敦颐 《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
(2).犹静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
清净、安静之处。 宋 陆游 《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公馆,来至静处。”
[咏盆中牡丹花]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咏盆中牡丹花]光应
善报。《汉书·武帝纪》:“朕用事 介山 ,祭后土,皆有光应。”
[咏盆中牡丹花]护惜
爱护珍惜。《太平广记》卷七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符契元》:“时果未熟,乃有隣里小儿,攀缘採摘。 契元 护惜,咄叱曾无应者, 契元 愈怒。” 明 高启 《爱竹轩为陈维寅赋》:“一竿护惜不忍剪,何以持钓横江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此为护惜人才起见,不可不速开 * 者也。”
[咏盆中牡丹花]花师
善于培植花木的人。 宋 曾慥 《类说·纪异录·花师》:“ 宋单父 ,字 仲儒 ,能种艺术,牡丹变易千种,上皇召至 驪山 ,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内人呼为花师。”
[咏盆中牡丹花]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