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汉玉辋头】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汉玉辋头]咏汉玉辋头原文
所贵玉者以其英,章台白光照连城。
辋头曰汉古于汉,入土出土沧桑更。
晁采全隐外发色,葆光祗穆内蕴精。
是谓去情得神独,昔之论画贻佳评。
[咏汉玉辋头]诗词问答
问:咏汉玉辋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汉玉辋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咏汉玉辋头]注释
1.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咏汉玉辋头]参考注释
[咏汉玉辋头]章台
秦宫殿名。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
章台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咏汉玉辋头]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咏汉玉辋头]连城
(1).指毗邻的诸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 * ,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亦有鬻繒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 宋 赵蕃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之二:“俾公按连城,此责亦重矣。” 清 王士禛 《兰溪丞徐君殉节诗》:“连城大帅竖降旛,独有微官死报恩。”
(2). 战国 时, 赵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昭王 寄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连城”指 和氏 璧或珍贵之物。 唐 欧阳詹 《瑾瑜匿瑕赋》:“终酬九年之积,不损连城之美。” 宋 赵蕃 《次韵徐季纯见贻》:“ 郑 人之璞 周 死鼠,昧者自谓怀连城。” 明 袁宗道 《刻<文章辨体>序》:“今天下人握夜光,家抱连城,类惮於结撰,传景輒鸣。” 明 陈子龙 《酬李司马萍槎先生》诗:“久瞻枢府重 明光 ,投我连城云锦章。”
[咏汉玉辋头]入土
埋到坟墓里
快入土了
[咏汉玉辋头]出土
(1) 从土里挖出来
出土文物
(2) 小苗从土里长出来
[咏汉玉辋头]沧桑
[沧海桑田]的缩语
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咏汉玉辋头]晁采
玉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 和氏 出焉。”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晁采,玉名。” 李善 注:“晁,古朝字。”
[咏汉玉辋头]发色
呈现色彩。指花苞开放。 汉 班固 《西都赋》:“兰茝发色,曄曄猗猗,若摛锦布绣,爥燿乎其陂。” 唐 李白 《阳春歌》:“ 披香殿 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唐 刘禹锡 《春有情篇》:“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
[咏汉玉辋头]葆光
隐蔽其光辉。比喻才智不外露。《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成玄英 疏:“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韜蔽其光,其光弥朗。”
[咏汉玉辋头]内蕴
(1) 蕴蓄在里面
内蕴雄图
(2) 包含的内容
这部话剧有深刻的时代内蕴
[咏汉玉辋头]得神
(1).谓得到神灵(降临)。《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后汉书·杨赐传》:“或得神者昌,或得神者亡。”
(2).谓得其神韵,形容逼真。《红楼梦》第十九回:“素日这里有个小书房内曾掛着一轴美人,画的很得神。”
(3).犹得意。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 大保 甚为得神。”
(4).中医学名词。谓有神气。《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吴崑 注:“神者,心主所藏,以为君主……若心主明,十二官守位禀命,谓之得神,如此养生则昌而寿。”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