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僧归天台】_释普度 | 宋代

【送僧归天台】作者:释普度 朝代:宋代

[送僧归天台]送僧归天台原文

龙门浪裹翻身出,凛凛风生气宇清。
归到石桥君自看,杖头犹带怒涛声。

[送僧归天台]诗词问答

问:送僧归天台的作者是谁?答:释普度
问:送僧归天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普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普度

[送僧归天台]释普度送僧归天台 书法图

【送僧归天台】_释普度 | 宋代
送僧归天台书法作品

[送僧归天台]参考注释

[送僧归天台]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送僧归天台]翻身

(1) 翻转身体

(2) 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翻身户

(3) 比喻改变落后面貌或不利处境

打了个翻身仗

[送僧归天台]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送僧归天台]生气

(1) 活力;生命力

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非常生气

[送僧归天台]归到

回到;返回。《庄子·盗跖》:“﹝ 孔子 ﹞归到 鲁 东门外,适遇 柳下季 。”《汉书·匈奴传下》:“归到,官位如故,不肯令见 汉 使。” 宋 范成大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词:“邻家相问,这回真箇归到。”

[送僧归天台]石桥

(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送僧归天台]杖头

(1).手杖的顶端。 宋 陆游 《对酒戏作》诗:“杖头高掛百青铜,小立旗亭满袖风。”

(2).“ 杖头钱 ”的省称。指买酒钱。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阮宣 杖头, 毕卓 瓮下。”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不要説刼将来可以肥家,就是供我们酒貲,亦是好的。我每苦杖头告乏,取供潦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 高 曰:‘……且君杖头空虚,亦不敢烦作东道主。’ 陈 固邀之曰:‘盃酒耳,亦无所费。’”

(3).泛指少量的钱。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卷一:“无业游民,畧熟《西游记》,即挟渔鼓,诣诸姬家,探其睡罢浴后,演説一二回,藉消清倦。所给不过杖头,已足为伊餬口。”参见“ 杖头钱 ”。

[送僧归天台]怒涛

汹涌的波涛

怒涛翻卷

怒涛拍岸

,

【送僧归天台】_释普度 | 宋代
  • 【自警】_陆游 | 宋代
  • 【自警】_陆游 | 宋代 >> 【自警】_陆游 | 宋代...

    【送僧归天台】_释普度 | 宋代
  • 【夜行船】_丘崈 | 宋代
  • 【夜行船】_丘崈 | 宋代 >> 【夜行船】_丘崈 | 宋代...

    【送僧归天台】_释普度 | 宋代
  • 【句】_胡铨 | 宋代
  • 【句】_胡铨 | 宋代 >> 【句】_胡铨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