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原文
圣教□□□□□,□□□走恋攀缘。
轮回六趣如圆观,净土人稀不肯前。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诗词问答
问:《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注释
1. 押先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补遗
2. 努力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参考注释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圣教
(1).旧称 尧 、 舜 、 文 、 武 、 周公 、 孔子 的教导。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孔 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故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新唐书·柳浑传》:“﹝ 柳浑 ﹞早孤,方十餘岁,有巫告曰:‘儿相夭且贱,为浮屠道可缓死。’诸父欲从其言, 浑 曰:‘去圣教,为异术,不若速死。’”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经学理学》:“ 东吴 之 惠氏 、 东浙 之 万氏 ,经学皆宗 汉 ,而未尝悖圣教也。”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今 中国 之人,号称奉圣教,而农工商贾,终身未登夫子庙堂,不知圣教为何物。”
(2).宗教信徒对各自宗教的尊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时诸大圣莫不悲感,即召集诸苾芻,依毘奈耶訶责制止,削除谬法,宣明圣教。” 唐 卢士衡 《寄天台道友》诗:“且住人閒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攀缘
(1) 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2) 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
(3) 蔓延地生长
(4) 牵挽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轮回
佛家认为世间众生,莫不辗转生死于六道之中,生死像轮子旋转的过程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六趣
犹六道。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群生因染,六趣牵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是身如响,是身如泡,流转四生,往来六趣。”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三出:“如来於寂光土中佛眼所照,恐他轮迴六趣,长劫受苦,发大慈悲,假诸方便,特命贫僧到此,点化他回头。”参见“ 六道 ”。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净土
佛教指没有尘世庸俗气的清净世界
[五七言禅诗·其二·光明崖五首]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五七言禅诗,光明崖五首,唐代,敦煌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