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程朝议二首】作者:吴芾 朝代:宋代
[挽程朝议二首]挽程朝议二首原文
忆昔安舆到郡时,使君欢迓镇江湄。
万人踊跃瞻耆艾,千里歌谣美孝慈。
盛德所钟门阀在,平生无愧鬼神知。
佳城一闭成千古,徒有阴风拂繐帏。
[挽程朝议二首]诗词问答
问:挽程朝议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吴芾
问:挽程朝议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芾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芾
[挽程朝议二首]参考注释
[挽程朝议二首]安舆
安车。《新唐书·赵隐传》:“ 懿宗 诞日,宴 慈恩寺 , 隐 侍母以安舆临观。宰相方率百官拜恩於廷,即回班候夫人起居,搢绅以为荣。” 宋 姜夔 《小重山·赵郎中谒告迎侍太夫人将来都下》词:“鹊报倚门人,安舆扶上了,更亲擎。”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会君方迎其生母 徐太恭人 就养京邸,始至,除书新賁,安舆适来,都人士荣之。”
[挽程朝议二首]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挽程朝议二首]江湄
江岸。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赞》:“灵妃艷逸,时见江湄。” 宋 杨万里 《衢州近城果园》诗:“未到 衢州 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清 方文 《送王幼公之毘陵》诗:“商颷振林簿,脱叶盈江湄。” 沉尹默 《临江仙》词:“岭云如有接,荏苒过江湄。”
[挽程朝议二首]踊跃
(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挽程朝议二首]耆艾
尊长;师长。亦泛指老年人。《庄子·寓言》:“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 王先谦 集解:“此为长老之言,则称引之。《释詁》:‘耆、艾,长也。’”《国语·周语上》:“瞽史教诲,耆艾修之。” 韦昭 注:“耆艾,师傅也。”《汉书·武帝纪》:“然则於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 颜师古 注:“六十曰耆,五十曰艾。”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尚齿惇耆艾,搜材拔积薪。” 明 方孝孺 《卧云楼记》:“登乎耆艾而燁然常有婴孺之容。”
[挽程朝议二首]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挽程朝议二首]歌谣
随口唱出的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
[挽程朝议二首]孝慈
(1).对尊长孝敬,对下属或后辈慈爱。《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朱熹 集注:“孝於亲,慈於众, * 忠於己。”《逸周书·官人》:“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 唐 白居易 《和答诗·和阳城驿》:“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 元焕 死,而女上有舅姑,下有子女各一,其责皆在女。奈何殉硜硜之节而昧孝慈之义乎?”
(2).指孝慈之道。《礼记·礼运》:“礼行於祖庙,而孝慈服焉。”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孝慈之道,为远近所服也。”
(3).孝友。《史记·五帝本纪》:“ 舜 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孝友或谓之孝慈。”参见“ 孝友 ”。
[挽程朝议二首]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挽程朝议二首]门阀
门第阀阅,指世代显贵、有功勋的世家
声荣无晖于门阀。——《后汉书·宦者传论》
[挽程朝议二首]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挽程朝议二首]无愧
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挽程朝议二首]神知
犹神交。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实以四海兄弟,齐远契於 萧 韩 ;千载风云,託神知於 管 鲍 。”
[挽程朝议二首]佳城
墓地
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博物志·异闻》
[挽程朝议二首]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挽程朝议二首]阴风
(1) 从阴暗处来的一股不正或 * 的风
扇阴风、点鬼火
(2) 寒冷的风
[挽程朝议二首]繐帏
见“ 繐帷 ”。
吴芾,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