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作者:李弥逊 朝代:宋代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原文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
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
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
后夜扁舟苕霅路,增输寒月一溪横。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诗词问答
问: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李弥逊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书法图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书法作品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参考注释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华发
斑白的头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星星
(1) 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2) 细而小的点儿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旧事
已往的事;从前的事
旧事重提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邯郸
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京广铁路线上,人口94万。邯郸是河北南部钢铁、纺织、电子基地。战国时赵王城遗址在市区西南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雌黄
(1) 矿物名。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 2 S 3 )橙黄色,半透明,可用来制颜料。
(2) 古人用雌黄来涂改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称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为[信口雌黄]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颜氏家训·勉学篇》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世味
(1).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唐 韩愈 《示爽》诗:“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宋 唐珏 《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 清 曹寅 《避热》诗之五:“世味何如 湘 水淡,物情翻向 楚 人夸。”
(2).指功名宦情。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既连黜两州,世味益薄。知 南康 ,自列亲嫌不往。” 明 唐顺之 《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君乃鋭然自割於强盛之年,非孝爱纯至,一不中热於世味,有所不能。”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眼中
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青白
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交情
互相交往而产生的情谊
老交情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论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学术论文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啼唤
鸣叫。 老舍 《月牙集·不成问题的问题》:“牛羊圈和工人的草舍又在楼房的后边,时时有羊羔悲哀地啼唤。”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后夜
后半夜。 唐 刘长卿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任怀仁》:“后夜忽见形云。我家明日当除服作祭。”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并称。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内。是 唐 代 张志和 隐居之地。《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 苕 霅 间。” 明 陈子龙 《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为 苕 霅 美谈也。”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寒月
(1).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 唐 李白 《望月有怀》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 吴澄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诗:“不怕狂风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栖鸦。”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偶尔掠过林木的缺处,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寒芒直射,扑入车窗。”
(2).寒冷的月令,指冬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园有餘地,不能种蔬,竞拔草根醃藏,以为寒月之用。”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七:“寒月富桑麻,酒酣歌相续。”
宋代,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