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作者:沈遘 朝代:宋代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原文
拥节才临塞北垣,正逢归骑下幽燕。
昔初并命银台下,今独先还赭案前。
胡地风沙辞异域,汉家日月望中天。
边城尊酒虽云乐,闻说腥膻更惨然。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诗词问答
问:《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的作者是谁?答:沈遘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沈遘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遘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四库本作谁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参考注释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拥节
(1).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隋书·高祖纪下》:“ 燕 南 赵 北,实为天府,拥节杖旄,任当连率。” 宋 苏轼 《贺蒋发运启》:“拥节东南,上寄一方之休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拥节,屡镇边隅。” 孙中山 《实行裁兵宣言》:“躬自减削,以导国人,亦冀拥节诸公,翻然憬悟。”
(2).指执持仪仗。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鸣騶盛,拥节严,行行避人谁敢前?”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塞北
指 长城 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后汉书·袁安传》:“北单于为 耿夔 所破,遁走 乌孙 ,塞北地空,餘部不知所属。” 南朝 梁 江淹 《侍始安王石头》诗:“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 隋 江总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江 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居塞北者,不知江海有万斛之舡。” 宋 刘过 《清平乐》词:“新来塞北,传到真消息:赤地居民无一粒,更五单于争立。”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雁去雁来空塞北,花开花落自 江 南。”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幽燕
古称今 河北 北部及 辽宁 一带。 唐 以前属 幽州 , 战国 时属 燕国 ,故名。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旦刷 幽 燕 ,昼秣 荆 越 。” 唐 杜甫 《恨别》诗:“闻道 河阳 近乘胜,司徒急为破 幽 燕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我朝定鼎 幽 燕 ,正 河 道敝坏之后,溃决频仍。”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并命
共命运;同死。《宋书·索虏传》:“我与此城并命,义不使此城亡而身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 王元绍 ﹞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
(1).犹言捐生。《后汉书·西羌传》:“今国家无德,恩不及远,羸弱何辜,而当并命!”《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元年》:“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
(2).亡命;逃亡在外。《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吾父忠於国家,知我必欲报仇,故使并命於 楚 ,以絶后虑。”
併命:1.拚命,舍命。《旧五代史·明宗纪一》:“吾王命我取 葛司徒 ,他士可无併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自和议成而军士灰心,敌益狂狡,遂有四忠併命之祸。”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闻 戚 娶女,鬱怒填胸,立刻拏舟至城,将与女併命。”
(2).比喻尽最大的力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或有不轨之徒从中鼓煽,强者併命于寻仇,弱者絶望于逃死,众志一暌,全体瓦裂,终非国家福也。”
並命:1.一同受命。《礼记·内则》:“毋敢敌耦於冢妇,不敢并行,不敢並命,不敢并坐。” 孔颖达 疏:“并有教令之命。” 唐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诗:“昔岁经过同二 仲 ,登朝並命惭无用。” 唐 张署 《赠韩退之》诗:“白简趋朝曾並命, 苍梧 左宦一联翩。”
(2).拼命。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某今日与人争不胜,已买刀藏腰际,将与仇者並命。”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银台
(1).传说中 王母 所居处。《文选·张衡<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飢。”旧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 银臺 之鸟, 穆王 之马。” 胡之骥 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之处。” 明 唐寅 《七夕赋赠织女》诗:“ 银臺 极夜留鱼钥,珠殿繁更绕凤旗。”
(2).见“ 银臺门 ”。
(3).见“ 银臺司 ”。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唐 段怀然 《挽涌泉寺僧怀玉》诗:“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掛银臺。” 五代 刘保乂 《生查子》词:“深秋更漏长,滴尽银臺烛。”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簇银臺巧,花映金樽好。”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赭案
皇帝批答公文、处理政事的赤色长桌。 唐 杜牧 《李甘诗》:“君门晓日开,赭案横霞布。” 宋 沉遘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还奉赠》:“昔初并命银臺下,今独先还赭案前。”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胡地
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胡地玄冰,边土惨裂。”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弟则以为生在中国而不得中国半个知我之人,反不如出塞行行,死为胡地之白骨也。”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风沙
夹着沙土的风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异域
(1) 外国
立功异域
(2) 他乡;外乡;异乡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汉家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边城
临近边界的城市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尊酒
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腥膻
腥而膻的味道
[七言雄州遇唐子方奉使先还奉赠]惨然
心里悲痛的样子
惨然不乐
宋代,沈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