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作者:黄履 朝代:宋代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原文
山北迢迢十里馀,使华联辔谒神居。
吴朝崇构飞虫后,梁帝停焚骤雨初。
松盖交阴垂道路,棠枝孤秀耸庭除。
太平应祷邦人赖,惠烈新加益显欤。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诗词问答
问: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的作者是谁?答:黄履
问: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黄履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履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参考注释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山北
古时泛指 终南 、 太华 二山以北之地。《战国策·魏策三》:“所亡乎 秦 者, 山 北、 河 外、 河 内大县数百,名都数十。” 吴师道 补正引《史记正义》:“山, 华山 也。”《旧唐书·窦建德传》:“请自 滏口 之道,乘 唐国 之虚,连营渐进,以取 山 北。”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迢迢
(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联辔
犹联骑。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一:“国乐呼联轡,行厨载满车。”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遂联轡而去。” 宋 陈傅良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诗:“倚庐鱼皷夜,联轡鸡人晓。” 明 薛正言 《登嵩山记》:“时日已昳,联轡往 少林寺 。”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崇构
犹言高筑。《旧唐书·李密传》:“故璿室崇构, 商辛 以之灭亡; 防房 崛起, 二世 是以倾覆。”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飞虫
(1).指飞鸟。《诗·大雅·桑柔》:“如彼飞虫,时亦弋获。” 郑玄 笺:“犹鸟飞行自恣,东西南北。”
(2).能飞的虫。 宋 梅尧臣 《浃日》诗:“悬蟢时过眼,飞虫稍入轩。”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骤雨
暴雨。《老子》:“骤雨不终日。”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访友》:“百花逢骤雨,万木怕深秋。”《花城》1981年第3期:“有次,下了场仲夏的骤雨,甜菜组的姑娘和小媳妇们,都急着忙着朝林带里躲。”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松盖
谓乔松枝叶茂密,状如伞盖。 唐 钱起 《登秦岭半崖遇雨》诗:“依巖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唐 李山甫 《题李员外厅》诗:“高丘松盖古,閒地药苗肥。”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秀耸
犹秀拔。《宣和书谱·薛贻矩》:“ 貽矩 风仪秀耸,所与游者,咸一时之英杰。”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尝於市肆遇异人,风采秀耸。”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庭除
庭前阶下,庭院
不独春光堪醉客,庭除长见好花开。——李咸用《题陈将军别墅》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十一月十日同谒惠烈庙]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宋代,黄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