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镜阁】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治镜阁]治镜阁原文
画阁沼中央,乘閒一泛航。
地高无暑气,雨后有风凉。
祇益卑宫愧,载思犹水方。
顾名筹治理,镜戒古来详。
[治镜阁]诗词问答
问:治镜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治镜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治镜阁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治镜阁]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八
[治镜阁]参考注释
[治镜阁]画阁
彩绘华丽的楼阁。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舞曲应令》:“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 凌烟 画阁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出画阁,向书房,离 楚 岫,赴 高唐 。”
[治镜阁]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治镜阁]暑气
盛夏的热气
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治镜阁]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治镜阁]风凉
(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
(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是在火炉边包了好半天饺子,热了。”
(4).犹轻松。 郭沫若 《<创造十年>发端》:“这一段文章说得倒还风凉,不过先生的苦心我们是不好忽略看过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你倒说得风凉,收了我的租,不帮我,还来劝我。”
(5).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关中图》曰: 丽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风凉原 ,在 磈山 之阴,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诗:“闲寻 鄠 杜 看修竹,独上 风凉 看古原。”
[治镜阁]卑宫
见“ 卑宫菲食 ”。
[治镜阁]水方
木制的方形盛水器。 唐 陆羽 《茶经·四之器》:“水方,以椆木,槐楸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治镜阁]治理
(1) 整治调理
一个治理不善的政府难望维持长久
(2) 整修;改造
治理河道
[治镜阁]镜戒
亦作“ 镜诫 ”。可以借鉴,使人警惕的自然景象或人事。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昔圣帝明王莫不歷象日月星辰以为镜戒。”《后汉书·寇恂传》:“今君所将,皆宗族昆弟也,无乃当以前人为镜戒。”《后汉书·冯勤传》:“忠臣孝子,览照前世,以为镜诫。”
[治镜阁]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