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作者:卫博 朝代:宋代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原文
西江1一1派别几经年,圣处骚人总未传。
遗我骊珠三叹罢,乞君霞佩一翩然。
自闻流水知音趣,苦厌秋虫傍耳煎。
归去寒光惊蔀屋,明朝纸价溢都廛。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诗词问答
问: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卫博
问: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卫博的名句有哪些?答:卫博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参考注释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西江
珠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到广西梧州后称西江,全长2129公里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派别
(1) 宗教、政党或学术团体内因不同主张而形成的各种分支或门派
(2) 经常好争论、追求私利或不顾共同利益的党派、联合体或集团
新旧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几经
经过许多次
几经磨难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骚人
(1) 指诗人
骚人墨客
(2) 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骊珠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頷得驪珠。’按,谓杨梅也。”
(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三叹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霞佩
亦作“ 霞佩 ”。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元 蒲绍简 《登瀛州赋》:“参霞珮於羣仙,溘埃风於万里。”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麒麟喊冤》:“又见空中云鬟霞佩,率领数妇人,珊珊来者,跪奏曰:‘妾 姜氏 , 周王 妃也。’”
见“ 霞珮 ”。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翩然
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翩然起舞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蔀屋
草席盖顶之屋。泛指贫家幽暗简陋之屋。 宋 王安石 《寄道光大师》诗:“秋雨漫漫夜復朝,可嗟蔀屋望重霄。” 清 黄景仁 《古歌》:“曒曒日光,不入大厦而入蔀屋。”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明朝
〈方〉∶明天
卫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