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原文
摄衣千仞步崚嶒,风月惊殊昔日曾。
莫谓曲高和者寡,山鸣谷应岂非朋。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诗词问答
问:《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六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参考注释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摄衣
(1).整饬衣装。《管子·弟子职》:“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宋 叶适 《郑景元墓志铭》:“急难窘助,扁舟径往,夜半扣门,摄衣偕出矣。”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九》“輟洗起衣”:“此文本作輟洗起,摄衣,延 食其 上坐。 郑 注《士冠礼》曰:摄,犹整也。谓整衣而延之上坐也。”
(2).提起衣襟。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二客不能从焉。”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崚嶒
(1) 高耸突兀
写山早崚嶒嵯峨
(2) 比喻特出不凡
凡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3) 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侠骨崚嶒傲九洲
(4) 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骨节崚嶒的大手
(5) 另见 léng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山鸣谷应
形容回声响亮。亦喻此呼彼应。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畴昔谈词如云,山鸣谷应,今则无復此奇士矣。” 李大钊 《Bolshevism的胜利》:“这种世界的社会力,在人间一有动荡,世界各处都有风靡云涌、山鸣谷应的样子。” * 《回顾长征》:“一军团趁黑夜从西侧插入敌人大队中,号声四起,山鸣谷应,敌人腹背受敌,顿时大乱,仓惶南逃。”
[和阗玉镂东坡前后赤壁赋图·其二·后赤璧]岂非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乾隆,后赤璧,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