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职方知汾州】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送刘职方知汾州]送刘职方知汾州原文
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
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
不必汾水上,秋风看雁群。
[送刘职方知汾州]诗词问答
问:送刘职方知汾州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送刘职方知汾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
[送刘职方知汾州]梅尧臣送刘职方知汾州 书法图
送刘职方知汾州书法作品
[送刘职方知汾州]参考注释
[送刘职方知汾州]西河
(1)
(2) 古地区名,春秋时指卫国的沿黄河地区(今河南浚县、滑县地区),在卫之西境
(3) 战国时魏国黄河以西之地,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的一段
[送刘职方知汾州]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送刘职方知汾州]所闻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送刘职方知汾州]遗庙
犹古庙。 唐 杜甫 《武侯庙》诗:“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衢州 ,故 会稽 太末 也。民多姓 徐氏 ,支县 龙丘 有 偃王 遗庙。” 明 高启 《剡原九曲》诗之一:“石砚久难磨,空林闭遗庙。”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 西京 遗庙在,洒扫及冬烝。”
[送刘职方知汾州]遗坟
(1).指古代的典籍。《拾遗记·夏禹》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歷 商 周 之世,又经 嬴 汉 ,简帛焚裂,遗坟残泯。” 齐治平 注:“遗坟,即遗书,古有《三坟》、《五典》之书,故古籍亦称坟典。”
(2).犹遗冢。 宋 梅尧臣 《送刘职方知汾州》诗:“ 子夏 有遗庙, 干木 有遗坟。”
[送刘职方知汾州]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送刘职方知汾州]下车
(1) 从车辆上下来
(2) 官吏到任
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歧路灯》
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送刘职方知汾州]当先
(1) 处于最领先的地位
奋勇当先
(2) 赶在最前头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送刘职方知汾州]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送刘职方知汾州]水上
(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送刘职方知汾州]秋风
秋天的风
宋代,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