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玉楼春(和李宜仲)】_王之道 | 宋代

【玉楼春(和李宜仲)】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玉楼春(和李宜仲)]玉楼春(和李宜仲)原文

少年心性消磨尽。
三斗烂肠浑是闷。
看书聊复强寻行,属句不妨闲趁韵。
此生自断天休问。
富贵时来还有分。
一卮芳酒送清歌,楼下玉人相去近。

[玉楼春(和李宜仲)]诗词问答

问:玉楼春(和李宜仲)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玉楼春(和李宜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玉楼春(和李宜仲)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

[玉楼春(和李宜仲)]王之道玉楼春(和李宜仲) 书法图

【玉楼春(和李宜仲)】_王之道 | 宋代
玉楼春(和李宜仲)书法作品

[玉楼春(和李宜仲)]参考注释

[玉楼春(和李宜仲)]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玉楼春(和李宜仲)]心性

性情

[玉楼春(和李宜仲)]消磨

(1) 逐渐消耗;磨灭

消磨志气

(2) 消遣,打发时光

消磨岁月

[玉楼春(和李宜仲)]烂肠

(1).损伤胃肠;使胃肠溃烂。《吕氏春秋·本生》:“肥肉厚酒,务以自彊,命之曰烂肠之食。”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 王方平 语 蔡经 家人曰:‘吾欲赐汝辈美酒,此酒方出天厨,其味醇醲,非俗人所宜饮,饮之或能烂肠,今当以水和之。’” 宋 龚鼎臣 《东原录》:“若以下二患烂肠之食、伐性之斧证之,当以蹶为倒也。”

(2).借指酒。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殷洪远 云: 周旦 腹中有三斗烂肠。”

[玉楼春(和李宜仲)]看书

读书

[玉楼春(和李宜仲)]属句

谓撰写文章。 金 元好问 《示侄孙伯安》诗:“ 伯安 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説字惊老师。”

[玉楼春(和李宜仲)]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玉楼春(和李宜仲)]趁韵

亦作“ 趁韵 ”。亦作“趂韵”。谓作诗硬凑韵脚,而不顾内容是否得当。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左卫将军 权龙襄 性褊急,常自矜能诗……皇太子宴,夏日赋诗:‘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太子援笔为讚曰:‘ 龙襄 才子, 秦州 人士。明月昼耀,严霜夏起。如此诗章,趁韵而已。’”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江楼玩景》:“[小净]臣 单 趂韵诗就。[诵介]狂风一起波涛大,翻天倒地教人怕,南方嫌他湿低答,北方挑水街上駡。”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员音运》:“ 陆鲁望 诗:‘赖得 伍员 骚思少, 夫差 刚免似 荆 壤。’ 宋 人小説,谓 陆 之博学,而误呼 伍员 名,岂趂韵耶?” 周作人 《知堂文集·摆伦句》:“诗我是不懂,但‘自北至南’这种趁韵我觉得没有趣味。”

亦作“趂韵”。见“ 趁韵 ”。

[玉楼春(和李宜仲)]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玉楼春(和李宜仲)]休问

(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 南海 ,与领守 儿孝德 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

(2).好的声誉。 唐 柳宗元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 范氏传真 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

[玉楼春(和李宜仲)]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玉楼春(和李宜仲)]来还

归来;回来。《史记·陈杞世家》:“﹝ 楚庄王 ﹞已诛 徵舒 ( 夏徵舒 ),因县 陈 而有之,羣臣毕贺。 申叔时 使於 齐 来还,独不贺。” 唐 元稹 《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诗:“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宋史·乐志十一》:“南溟浮天,旁通百蛮,风檣迅疾,琛舶来还。”

[玉楼春(和李宜仲)]有分

(1).有分器。谓诸侯分有天子藏于宗庙的宝器。《左传·昭公十二年》:“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 杜预 注:“分,珍寳之器。” 孔颖达 疏:“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是言诸侯皆得天子之分器也。”

(2).有分别,有区别。《庄子·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伦,有义,有分,有辩。’” 郭庆藩 集释:“羣分而类别也。”

(1).有职分。《礼记·礼运》:“男有分,女有归。” 郑玄 注:“分,犹职也。”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

(2).有缘分。 唐 韩愈 《孟东野失子》诗:“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宋 吕渭老 《浣溪纱》词:“逐伴不知春路远,见人时著小词招,阿谁有分伴吹簫?”《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我女有分与天子为皇后。” 胡韫玉 《即席赠桥口兼之》诗:“一夕 蓬莱 齐烂醉,神仙有分傲 秦皇 。”

(3).有一份。谓参与某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九:“作事预及曰有分,否曰无分,财物亦然。”

(4).有一份。谓分享财物。如:这些东西人人有分。

[玉楼春(和李宜仲)]清歌

(1) 无乐器伴奏的歌唱

(2) ∶清脆的歌声

[玉楼春(和李宜仲)]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 贾公彦 疏:“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寳。”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序·吕紫微》:“余以 宣城 诗巧之如锦工机锦,玉人琢玉,极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河南 献玉人,高三尺。”《北史·隐逸传·崔赜》:“ 蓝田 令 王曇 於 蓝田山 得一玉人,长三四寸,著大领衣,冠幘。”

(3).容貌美丽的人。《晋书·卫玠传》:“﹝ 玠 ﹞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楷 ﹞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后多用以称美丽的女子。 唐 元稹 《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玉人襟袖薄,斜凭翠栏干。” 宋 谢逸 《南歌子》词:“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睹卿半面,长繫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 黄侃 《无题》诗:“春晚垂杨映画楼,玉人微拨鈿箜篌。”

(4).对亲人或所爱者的爱称。 唐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宋 张先 《菩萨蛮》词:“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快疾忙报与您姐姐,道门外玉人来也。”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则今朝别了玉人,多感承谢了盘费。”

(5).仙女。 唐 贾岛 《登田中丞高亭》诗:“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谁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寄与玉人天上去, 桓将军 见不教吹。”

[玉楼春(和李宜仲)]相去

相距;相差。《汉书·食货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晋书·王祥传》:“吾等 魏 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 宋 曾巩 《答范资政书》:“而拜别朞年之间,相去数千里之远,不意阁下犹记其人。”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据 达夫 口述,则他们所答应者,和我所提出的相去并不远。”

,

【玉楼春(和李宜仲)】_王之道 | 宋代
  •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_刘克庄 | 宋代
  •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_刘克庄 | 宋代 >>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_刘克庄 | 宋代...

    【玉楼春(和李宜仲)】_王之道 | 宋代
  • 【咏武安山塔】_赵蕃 | 宋代
  • 【咏武安山塔】_赵蕃 | 宋代 >> 【咏武安山塔】_赵蕃 | 宋代...

    【玉楼春(和李宜仲)】_王之道 | 宋代
  • 【满庭芳(蜡梅)】_虞俦 | 宋代
  • 【满庭芳(蜡梅)】_虞俦 | 宋代 >> 【满庭芳(蜡梅)】_虞俦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