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作者:祁顺 朝代:明代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原文
晨过三迁坊,延伫忽亭午。
缅怀孟轲氏,生不遇明主。
立言垂训戒,天下知彟矩。
斯文耀日星,浩气塞寰宇。
乡邦存德泽,沾溉若时雨。
高祠肖仪刑,冠佩犹楚楚。
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诗词问答
问: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问: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祁顺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顺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参考注释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三迁
(1).相传 孟轲 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 孟母 三次迁居,使 轲 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汉 赵歧 《孟子题辞》。后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迁之教既成,而一日之养不逮。”
(2).三次迁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论》:“ 范蠡 三迁,皆有荣名。” 清 黄遵宪 《潮州行》:“一夕輒三迁,踪跡无定所。”
(3).三次升迁。 宋 俞文豹 《吹剑外录》:“ 赵忠肃 号 得全 ,宗 伊川 之学,由司諫三迁至大用。”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延伫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
(2).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晋 陶潜 《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归隐。 南朝 宋 沉约 《赤松涧》诗:“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时当来还,延佇青巖侧。”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佇者忘疲矣。”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结庐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观望,犹豫不决。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班荆劝客小延佇,酌酒赋诗相料理。” 明 无名氏 《画眉序·西湖》套曲:“更无妨待月,片时延竚。” 李广田 《冬景》:“他稍稍延伫了一会,听到大门里脚步声赶来才拔步跑开。”
(6).拖延。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怀疑重请,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亭午
正午;中午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缅怀
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孟轲
(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不遇
(1)
不得志;不被赏识
怀才不遇
(2)
没碰到
可又有一说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立言
树立精要可传的言论;亦指著书立说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垂训
垂示教训。《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諫以明节。” 刘良 注:“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先王垂训,开端中人。” 明 李贽 《答马历山书》:“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 清 陈炽 《<盛世危言>序》:“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空文垂训,道可传而器不可传。”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彟矩
见“彠矩”
尺度;法度。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浩气
浩然的正气
浩气四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浩气长存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寰宇
寰球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乡邦
(1).家乡。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君王迟京国,游子思乡邦。”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乞朝见表》:“今復还父母之乡邦,逼桑榆之晷刻,解冠归老,决在此行。” 秦牧 《漫记端木蕻良》:“当时大都怀着深广的忧愤写版图的变色,乡邦的灾难。”
(2).指同乡的人。《后汉书·度尚传》:“ 徐 字 伯徐 , 丹阳 人,乡邦称其胆智。” 清 戴名世 《上刘木斋先生书》:“﹝ 名世 ﹞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而乡邦之间,骨肉之际,横逆百端,迂愚固陋,莫必其命。”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德泽
恩泽,恩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沾溉
沾濡浇灌。比喻恩典、德泽
沾溉时雨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时雨
应时的雨水。《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王统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仪刑
(1) 效法;法式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
(2) 朱熹集传:[仪,象;刑,法。]
(3) 典范,典型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冠佩
见“ 冠佩 ”。
亦作“ 冠珮 ”。1.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月出照园中,冠珮相追随。” 宋 苏辙 《次韵姚道人》之一:“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
(2).指官吏。 宋 范成大 《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 汉 家 麟阁 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 清 顾炎武 《十庙》诗:“復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蹌。”
(3).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 元 郝经 《天赐夫人词》:“负来灯下惊鬼物,云鬢欹斜倒冠佩。”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楚楚
(1) 草木丛生的样子
(2) 整洁鲜明的样子
衣冠楚楚
(3) 娇柔纤弱的样子
楚楚可怜
门前垂柳,楚楚可人
(4) 凄苦的样子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文宣
指 孔子 。 唐玄宗 开元 二十七年封 孔子 为 文宣王 。 唐 吴筠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 文宣 ,龙德遂隐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阉儿璫子,阉儿璫子,那许你拜 文宣 。” 清 无名氏 《<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疾心难煞 文宣圣 ,终日茫茫列国游。”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配享
亦作“ 配饗 ”。1.享,通“ 饗 ”。合祭;祔祀。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晋书·乐志上》:“我皇受命,奄有万方,郊祀配享,礼乐孔章。”
(2).享,通“ 饗 ”。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詔祀故尚书令 荀攸 於 太祖 庙庭”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臣 松之 以为故 魏氏 配饗不及 荀彧 ,盖以其末年异议,又位非 魏 臣故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礼祭郊祀·配饗》:“功臣配饗之礼,由 商 人始也。” 清 陈伦 《张循王墓》诗:“两宫魄冷冰天月,配饗反旌谗諂骨。”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及其弄臣酷吏,配享在下,相引以为华。”
(3).享,通“ 饗 ”。合祭;祔祀。指 孔子 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 孔 庙。《新唐书·常袞传》:“其后 闽 人春秋配享 袞 於学官云。”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宣圣配享》:“ 元 初,释奠先圣,以 颜 孟 配享,盖用 宋 金 旧制,至 延祐 三年,始增 曾子 、 子思 配享。” 鲁迅 《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鹰犬塞途,干儿当道, 魏忠贤 不是活着就配享了 孔 庙么?”
(4).享,通“ 饗 ”。谓有资格承当某事。《书·吕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孔颖达 疏:“享,训当也。是此人能配当天命在於天之下。”一说,谓配天享禄。 孙星衍 疏:“配谓配天,享谓享其禄,言惟能肩任天德,自作善命,则配天命而享天禄於下矣。”
(5).享,通“ 饗 ”。媲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近日雅慕此道,刻欲追踪 元 人,配饗 若士 者儘多,而究竟作者寥寥,未闻絶唱。”《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我今到 杭州 ,若得在 西湖 上也做些好事,与 李 白 二公配饗,好不快心!”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其二]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明代,祁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