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惠国博韵】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和惠国博韵]和惠国博韵原文
平生心赏有高踪,更喜夤缘造化中。
语次欲传须柳子,诗宗不愧是江翁。
无言可究称醇德,有眼能看拜不风。
共睹谢庭兰玉秀。
只今攀桂广寒宫。
[和惠国博韵]诗词问答
问:和惠国博韵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问:和惠国博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说友的名句有哪些?答:袁说友
[和惠国博韵]参考注释
[和惠国博韵]生心
引起某种念头;多心
我怕你生心,才这么做的
[和惠国博韵]高踪
亦作“ 高踪 ”。1.发生在遥远的过去的事迹。《汉书·扬雄传上》:“軼五帝之遐迹兮,躡三皇之高踪。” 晋 陆云 《盛德颂》:“绍 轩辕 之叡哲,越 三代 之高踪。”
(2).高尚的行跡。《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张铣 注:“岂不慕高轨,但踪跡邈远难可追攀也。” 唐 包佶 《双山过信公所居》诗:“传心不传法,谁可继高踪。” 明 李东阳 《徐州洪苏墨亭》诗:“由来一代不几见,沉我异世怀高踪。”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便做道伴、孤灯,偕隻影,闭长门,捱永夜,也甘受凄其。况有这明师足倚,高踪可追,少不得莲臺狮象,共坐同骑。”
(3).指高的造诣。《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 平子 艷发,文以情变,絶唱高踪,久无嗣响。”
(4).指隐退。《汉书·盖宽饶传》:“君不惟 蘧氏 之高踪,而慕 子胥 之末行,用不訾之躯,临不测之险,窃为君痛之。” 颜师古 注:“ 蘧伯玉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唐 卢照邻 《初夏日幽庄》诗:“闻有高纵客,耿介坐幽庄。”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贤之礼数,在先朝为九老人授道之师承,继 巢 由 之高踪,辞 夔 龙 之盛举。”
见“ 高踪 ”。
[和惠国博韵]夤缘
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
乔松孤立,萝茑夤缘,柔附凌云,岂曰能贤。——《旧唐书·令孤楚牛僧孺传赞》
夤缘得官
[和惠国博韵]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和惠国博韵]语次
(1).交谈之间。《史记·黥布列传》:“姬侍王,从容语次,誉 赫 ( 賁赫 )长者也。” 晋 裴启 《语林》:“﹝ 桓玄 ﹞与 荆州 刺史 殷仲堪 语次,二人遂相为嘲。”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史魏公 分教 永嘉 日, 张无垢 为守。一日语次,谓 史 曰:‘某未尝轻荐士,今以凂公,可乎?’”
(2).说话的层次。如:语次凌乱。
[和惠国博韵]诗宗
(1).专攻《诗经》而为人们所宗仰的名家。 清 汪懋麟 《<渔洋续集>序》:“国子祭酒 济南 王先生 ,产圣人之乡,传 申 辕 之学,为 齐 鲁 诗宗,卓矣!”
(2).众所敬仰的诗人,诗坛泰斗。 唐 姚合 《寄陕州王司马》诗:“自当臺直无因醉,一别诗宗更懒吟。” 宋 杨万里 《晓望》诗:“不须兼 鲍 谢 ,始得擅诗宗。”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三:“已悔六时违浄业,谁传四始立诗宗。”
[和惠国博韵]不愧
无愧于;名副其实
不愧为艺术大师
[和惠国博韵]醇德
厚德。 汉 桓宽 《盐铁论·世务》:“诚信著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含光醇德,为士作程。”
[和惠国博韵]有眼
有眼力。谓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许地山 《三博士》:“你真有眼。从前他与你同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他是多么奉承你呢。”
[和惠国博韵]谢庭兰玉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裴启 《语林》:“ 谢太傅 问诸子姪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宋 曾巩 《庭桧呈蒋颖叔》诗:“ 汉 节从来纵真赏, 谢 庭兰玉载芳音。”亦省称“ 谢玉 ”。 清 王昶 《金石萃编·唐<杜君绰碑>》:“并光凌 谢 玉,彩嗣 韦 珠。”参见“ 谢兰燕桂 ”。
[和惠国博韵]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和惠国博韵]攀桂
折桂。喻指科举登第
[和惠国博韵]广寒宫
传说 唐玄宗 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 唐 鲍溶 《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 广寒宫 里宿。”《宣和遗事》前集:“若到 广寒宫 ,须有一万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童导入 广寒宫 ,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
宋代,袁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