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作者:李贤 朝代:明代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原文
山川恣游览,不归将安之。
行止任自然,何必有定期。
僮仆守成训,依然顺农时。
虽无盘杅铭,此心恒在兹。
归来对松菊,卮酒安得辞。
沧洲寻旧盟,鸥鸟勿相疑。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贤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贤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贤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注释
1. 押支韵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参考注释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游览
(1) 从容地到各处参观、欣赏名胜、风景等
游览西湖
(2) 专程为消遣或观光去参观
游览长城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不归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行止
(1) 行动的踪迹
行止难测
(2) 行动;活动
(3) 犹言一举一动
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定期
已知、规定或预测时期
定期保单
定期保险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僮仆
仆人
僮仆欢迎。——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清· 张廷玉《明史》
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成训
(1).犹前令。过去的训令。 汉 张衡 《上疏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臣仰干史职,敢徼官守,窃贪成训,自忘顽愚。” 张震泽 校注:“成训,过去发过的训令,指曾受命做太史令。”
(2).前人成文的教诲。《文中子·王道》:“余小子,获覩成训,勤九载矣。” 唐 王勃 《<续书>序》:“躬奉成训,家传异闻,犹恐不得门而入。” 严复 《<穆勒名学>按语》:“若以中学言之,则古书成训十九皆然。”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农时
1.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盘杅
见“ 盘盂 ”。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松菊
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卮酒
犹言杯酒。《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曰:‘壮士,赐之卮酒。’”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大蒙古包宴》:“上亲赐卮酒,以及新降诸王、贝勒、伯克等,示无外也,俗谓之大蒙古包宴。”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沧洲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相疑
互相猜疑。《庄子·在宥》:“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 明 张居正 《与南台长言中不干外政书》:“一旦上下相疑,南北冰炭,而后责僕以维持周全之,僕亦不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两个人彼此相疑,大家混争,惊起地方邻里人等,多来问故。”
和陶诗,明代,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