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_王渐逵 | 明代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原文

台峙逍遥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

峰头湿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

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诗词问答

问:《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2. 村名。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参考注释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自相

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 共相 ”。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峰头

1.亦作"峰头"。

2.峰顶。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渔舟

渔船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村酒

农家自酿的酒。 唐 白居易 《村中留李三宿》诗:“村酒两三盃,相留寒日暮。” 元 张可久 《朝天子·山中杂书》曲:“洞口渔舟,桥边村酒,这清閒何处有?”《水浒传》第二三回:“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杳然

(1).渺远貌。 汉 徐干 《中论·治学》:“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明 龚贤 《扁舟》诗:“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 朱春雨 《在人海里》四:“如 源 ( 董源 )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

(2).幽深;幽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 庐山 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十月》1981年第6期:“山中正是杏花、桃花将残犹开的时节,因为落雨,游人稀少,空山杳然。”

(3).犹悠然。形容心情。《旧唐书·文苑传下·元德秀》:“秩满,南游 陆浑 ,见佳山水,杳然有长往之志,乃结庐山阿。”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张説 时为工部侍郎,望之(指 崔湜 )杳然而嘆曰:‘此句可效,此位可得,其年不可及也。’”

(4).形容看不到,听不见,无影无踪。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奴家久闻相公高於音乐,如何来到此间,丝竹之音,杳然絶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馆中人闻声毕集,堂中人物杳然矣。”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末尾附有《西游记传奇》,我想和演义来比较一下,所以很切用,但第二本即缺少,第四本起便杳然了。”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紫泥

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奉 高皇帝 璽綬” 李贤 注引 汉 蔡邕 《独断》:“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纽……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封紫泥於璽禁,传墨令於银书。”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古印文作白字,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詔是也。”后即以指诏书。 南朝 梁 沉约 《为始兴王让仪同表》:“徒尘翠渥,方降紫泥,以兹上令,用隔下情。”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紫泥欲下早蝉蜕,掉头不肯随东封。”

,,

  • 【戊寅中秋五首·其二】_何吾驺 | 明代
  • 【戊寅中秋五首·其二】_何吾驺 | 明代 >> 【戊寅中秋五首·其二】_何吾驺 | 明代...

  • 【双溪隐居三首·其一】_朱谏 | 明代
  • 【双溪隐居三首·其一】_朱谏 | 明代 >> 【双溪隐居三首·其一】_朱谏 | 明代...

  • 【季春清明前二日赴门生秦神之王行可诸友讲会,至华藏寺,壁间见先祖题号宛然而诗已剥蚀,缅仰百年不胜感慕,因和钱古山韵重题】_吴桂森 | 明代
  • 【季春清明前二日赴门生秦神之王行可诸友讲会,至华藏寺,壁间见先祖题号宛然而诗已剥蚀,缅仰百年不胜感慕,因和钱古山韵重题】_吴桂森 | 明代 >> 【季春清明前二日赴门生秦神之王行可诸友讲会,至华藏寺,壁间见先祖题号宛然而诗已剥蚀,缅仰百年不胜感慕,因和钱古山韵重题】_吴桂森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