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梧桐树]梧桐树原文
四更里,云收彻。
海底星龟弄明月。
处处琼花结。
火候抽添按时节。
子午氤氲降红屑。
猛把天机泄。
[梧桐树]诗词问答
问:梧桐树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梧桐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梧桐树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
[梧桐树]参考注释
[梧桐树]四更
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梧桐树]海底
(1) 海洋的底部
(2) 海床
[梧桐树]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梧桐树]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梧桐树]琼花
(1).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琼花》:“ 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 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 淳熙 中, 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 ,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 杭 之 褚家塘 琼花园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 清 陈文述 《青溪吊江总宅》诗:“当时《玉树》临风曲,异日《琼花》水调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 宋 杨万里 《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无香。”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 * 片飞。” 陈毅 《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喀布尔望雪山》词:“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羣山,人喜从天降。”
[梧桐树]火候
(1) 烧火的火力强弱和时间长短
做菜时要掌握火候
(2) 比喻修养的程度
他的演技还不到火候
(3) 比喻关健时刻
正在战斗的火候上,援军赶到了
[梧桐树]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梧桐树]子午
(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唐 苏颋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揆阴阳之中,居子午之直,丛依观阁,层立殿堂。”《宋史·天文志一》:“ 南阳 孔定 製铜仪,有双规,规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横规,判仪之中以象地。”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若针之子午未定,舵之东西游移,则徘徊莫适,悵悵何之?”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唐 吕岩 《延寿》诗:“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啟还扃。”
(3).见“ 子午谷 ”。
[梧桐树]氤氲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梧桐树]降红
煎茶时用以簇火的铜火箸。 明 屠隆 《考槃馀事·茶具》:“降红,铜火筯,不用联索。” 明 高濂 《遵生八笺·茶·茶具》:“茶具十六器,收贮於器局供役……降红,铜火筯也,用以簇火。”
[梧桐树]天机
(1) 上天的机密
(2) 泛指秘密
一语道破天机
(3) 天赋的灵机,即灵性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