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 九日】作者:朱彝尊 朝代:清代
[婆罗门令-九日]婆罗门令 九日原文
渠去日一帆春水。
侬到日也一帆秋水。
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
无一语,只当相逢未。
霜风紧,霜叶脆。
上危梯,九日层楼倚。
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
别时真惜,住也无计。
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
[婆罗门令-九日]诗词问答
问:婆罗门令 九日的作者是谁?答:朱彝尊
问:婆罗门令 九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朱彝尊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彝尊
[婆罗门令-九日]朱彝尊婆罗门令 九日 书法图
婆罗门令 九日书法作品
[婆罗门令-九日]参考注释
[婆罗门令-九日]去日
指过去的日子
去日苦多
[婆罗门令-九日]一帆
(1).一张风帆。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
(2).借指一舟。 宋 陆游 《黄州》诗:“万里覊愁添白髮,一帆寒日过 黄州 。”
(3).犹言一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当权所用的,不是科甲的人,不与他好衙门,好地方多是一帆布置。”
[婆罗门令-九日]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婆罗门令-九日]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婆罗门令-九日]怪道
〈方〉∶怪不得
他是我过去的邻居,怪道觉得眼熟
[婆罗门令-九日]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婆罗门令-九日]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婆罗门令-九日]相期
期待;相约。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人臣之进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郁孤台》诗注:“ 赣江 一带绿化颇佳,相期十年,可以战胜洪水。”
[婆罗门令-九日]只当
当成;假装
别管这件事,只当不知道
[婆罗门令-九日]霜风
(1).刺骨寒风。 北周 庾信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风淅淅, 渭城 边烟雨霏霏。”
(2).指严明的风纪。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婆罗门令-九日]霜叶
(1).经霜的叶子。《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飈无以速其籜。” 宋 苏轼 《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霜叶微黄石骨青,孤吟自怪太零丁。”
(2).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 唐 杜牧 《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 宋 张抡 《朝中措·渔父》词之五:“ 松江 西畔水连空,霜叶舞丹枫。” 元 萨都剌 《寓栖云》诗:“最怜八月 江 南好,老雁叫云霜叶红。” 明 刘基 《仍用韵酬衍上人》之二:“有情霜叶欺花貌,无用风荷象客衣。”
[婆罗门令-九日]九日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 * 。”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婆罗门令-九日]层楼
高楼。 汉 繁钦 《建章凤阙赋》:“象玄圃之层楼,肖华盖之丽天。” 宋 张先 《卜算子慢》词:“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元 萨都剌 《层楼即事》诗:“半空云气层楼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 贺敬之 《雷锋之歌》:“我胸中的层楼呵,有八面来风!”
[婆罗门令-九日]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婆罗门令-九日]纵得
纵令,即使。 宋 柳永 《玉楼春》词:“忽忽纵得邻香雪,窗隔残烟帘映月。”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纵得相逢留不住,何况相逢无处。”
[婆罗门令-九日]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婆罗门令-九日]鹦鹉
(1)
(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婆罗门令-九日]红嘴
亦作“ 红觜 ”。1.红色的鸟嘴。 唐 薛能 《鄜州进白野鹊》诗:“轻毛迭雪翅开霜,红觜能深练尾长。” 唐 温庭筠 《咏山鸡》:“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2).特指鹦鹉的嘴,用以喻饶舌者。 唐 杜甫 《鹦鹉》诗:“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唐 罗邺 《鹦鹉咏》:“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
[婆罗门令-九日]此恨绵绵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婆罗门令-九日]登高会
(1).旧时重九登高同饮菊花酒的聚会。 唐 白居易 《九日寄微之》诗:“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此来,恰好 虞老先生 尚未荣行,又重九相近,我们何不相约作一个登高会?”
(2).指上元日登高的聚会。 晋 陆翽 《邺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婆罗门令-九日]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朱彝尊,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