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杏花】_温庭筠 | 唐代

【杏花】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

[杏花]杏花原文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杏花]诗词问答

问:杏花的作者是谁?答:温庭筠
问:杏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杏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答:温庭筠

全唐诗:卷583-36

[杏花]参考注释

[杏花]红花

(1)

(2) 旧大陆的一种草本植物(Carthamus tinctorius),像一种蓟,为其油广泛栽培,有大的鲜红色或桔黄色头状花

(3) 该种植物的花,干燥后可入药,用于活血、散瘀、通经

[杏花]雪花

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象花

[杏花]重叠

(1)

(2)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机构重叠

(3) 部分相一致

哲学和心理学重叠的领域

(4) 叠加,使一物与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与之共存

把不同光源形成的两个图像重叠起来

[杏花]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杏花]正见

(1).佛教语。八正道之一。意为具有“四諦”理的见解,亦即关于人生真理的彻底领悟。 唐 澄观 《华严经纲要》:“正见牢固,离诸妄见。”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深嘵正见,玅识来果。”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用正见,观真理,莫出于《观音普贤菩萨法行经》。”

(2).正确的见解。 郭沫若 《沸羹集·<历史·史剧·现实>》:“应该写成好还是坏,你再要拿出正见来,然后才能下出一个‘不妥’。”

[杏花]盛时

(1).犹盛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宋 梅尧臣 《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去为 仲尼 嘆,出为盛时祥。” 明 陈子龙 《对酒》诗:“对酒歌盛时,天下方大治。”

(2).犹盛年。 三国 魏 曹植 《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杏花]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杏花]缤翻

(1).飞貌。 汉 王粲 《杂诗》之二:“百鸟何繽翻,振翼羣相追。” 唐 韩愈 等《斗鸡联句》:“腷膊战声喧,繽翻落羽皠。”

(2).盛貌;纷乱貌。 唐 温庭筠 《杏花》诗:“正见盛时犹悵望,岂堪开处已繽翻。”

[杏花]世累

世俗的牵累。 三国 魏 嵇康 《六言·东方朔至清》诗:“不为世累所攖,所欲不足无营。” 宋 陆游 《夜坐园中至夜分》诗:“渐近秋清知病减,尽捐世累觉心平。”

[杏花]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杏花]艳歌

情歌;恋歌

[杏花]日午

中午。 唐 柳宗元 《夏昼偶作》诗:“日午独觉无餘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水浒传》第六八回:“此时日午时分,前队望见一骑马来,项带铜铃,尾拴雉尾。” 清 吴伟业 《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一:“明朝 曼倩 思言事,日午君王驾未临。”

[杏花]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杏花]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

  • 【答外(佐转戍边不归寄书与妻作诗答之)】_长孙佐转 | 唐代
  • 【答外(佐转戍边不归寄书与妻作诗答之)】_长孙佐转 | 唐代 >> 【答外(佐转戍边不归寄书与妻作诗答之)】_长孙佐转 | 唐代...

  • 【幽居作】_李端 | 唐代
  • 【幽居作】_李端 | 唐代 >> 【幽居作】_李端 | 唐代...

  • 【酬周协律】_白居易 | 唐代
  • 【酬周协律】_白居易 | 唐代 >> 【酬周协律】_白居易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