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兰】作者:李世民 朝代:唐代
[芳兰]芳兰原文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芳兰]诗词问答
问:芳兰的作者是谁?答:李世民
问:芳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世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世民
全唐诗:卷1_64
[芳兰]参考注释
[芳兰]春晖
春光,春阳。比喻母爱
鸟啼浑似惜春晖。——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效《游子吟》
[芳兰]淑景
(1).美好的时光。 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嗟斯灵之淑景,招好仇於服箱。”
(2).美景。 南朝 宋 鲍照 《代悲哉行》:“羈人感淑景,缘感欲回辙。” 唐 骆宾王 《晦日楚国寺宴序》:“羣贤把古人之清风,翫新年之淑景。” 后蜀 欧阳炯 《凤楼春》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 明 陈子龙 《苑中》诗之一:“神区丽縹緲,淑景澹浮沉。” 苏曼殊 《耶婆提病中未见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 江 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
(3).指春光。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淑景辉雕輦,高旌扬翠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宋 柳永 《斗百花》词之二:“远恨緜緜,淑景迟迟难度。” 明 沉仕 《思情》套曲:“ 建安 才, 河阳 貌,从一去却无消耗。比及将淑景初交,驀又把芳时过了。”
指日影。景,同“ 影 ”。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芳兰]浅色
浅颜色的
浅色的女衬衣
[芳兰]凝露
(1).凝结的露珠。 汉 繁钦 《蕙咏》:“葩叶永彫悴,凝露不暇晞。” 晋 江逌 《咏秋》:“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 北魏 萧综 《悲落叶》诗:“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 唐 冯宿 《鲛人卖绡赋》:“皓如凝露,纷若游雾。”
(2).凝聚成露。 晋 潘岳 《寡妇赋》:“天凝露以降霜兮,木落叶而陨枝。”
(3).凝结着露珠。 戴望舒 《山行》诗:“却似凝露的山花,我不禁地泪珠盈睫。”
[芳兰]浮光
(1).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明 文徵明 《岁暮雪晴山斋小诗》之九:“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虚楹。”
(2).指浮动的目光。 老舍 《蛤藻集·且说屋里》:“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
[芳兰]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芳兰]风传
辗转流传,也指传闻,道听途说
风传未必可信
[芳兰]轻重
(1) 重量的大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这两只箱子轻重不一样
(2) 情况严重程度的深浅,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轻重缓急,不能一把抓
(3) 恰当或合适的性质或状态;适当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
(4) 意义的大小
轻重固何如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芳兰]会须
(1).适逢需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2).应当。 唐 项斯 《山友赠藓花冠》诗:“会须寻道士,簪去遶霜坛。” 元 王恽 《平湖乐》曲:“会须满载,百壶春酒,挝鼓荡风猗。” 沉砺 《送穷》诗:“会须立马 昆仑 上,散髮披襟唱《大风》。”
[芳兰]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芳兰]芬芳
(1) 香;香气
芬芳袭人
(2) 具有香气的东西
芬芳的原野
唐代,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