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儿曹赋芦花】作者:吴激 朝代:金代
[同儿曹赋芦花]同儿曹赋芦花原文
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
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
泽国几千里,渔村三两家。
翻思杏园路,鞭袅帽檐斜。
[同儿曹赋芦花]诗词问答
问:同儿曹赋芦花的作者是谁?答:吴激
问:同儿曹赋芦花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同儿曹赋芦花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吴激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激
[同儿曹赋芦花]吴激同儿曹赋芦花 书法图
同儿曹赋芦花书法作品
[同儿曹赋芦花]参考注释
[同儿曹赋芦花]苍苍
(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同儿曹赋芦花]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同儿曹赋芦花]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同儿曹赋芦花]夜色
夜晚的景色
夜色苍茫
[同儿曹赋芦花]泽国
(1) 多水的地区;水乡
泽国用龙节。——《周礼·地官·掌节》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唐·杜牧《题白云楼》
(2) 遭水淹了的地区
那年发大水,这里成了一片泽国
[同儿曹赋芦花]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同儿曹赋芦花]渔村
渔庄。渔民聚居的村庄
[同儿曹赋芦花]三两
约数,表示少量。《汉书·萧何传》:“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萧何 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箇死无招对。”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三两步就跑到我跟前,热情地和我握手。”
[同儿曹赋芦花]翻思
(1).回想。 唐 杜甫 《北征》诗:“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唐 长孙佐辅 《代别后梦别》诗:“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2).反复思考。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
[同儿曹赋芦花]杏园路
登进士及第的历程。 金 吴激 《同儿曹赋芦花》诗:“翻思杏园路,鞭裊帽簷斜。”参见“ 杏园 ”。
[同儿曹赋芦花]帽檐
帽盖;帽子前端或四周的突出部分
吴激,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