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作者:李道生 朝代:明代
[雨后]雨后原文
山中晓起喜新晴,杖屦寻诗独自行。
几树好花春尽发,满溪流水夜来生。
游丝拂地应千尺,啼鸟唤春时一声。
趁暖田家曝蚕种,明朝节候是清明。
[雨后]诗词问答
问:雨后的作者是谁?答:李道生
问:雨后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雨后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雨后]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七十二
[雨后]参考注释
[雨后]新晴
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雨后]杖屦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雨后]寻诗
寻觅诗句。 宋 陈与义 《寻诗两绝句》之一:“无人画出 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 明 高启 《次张仲和春日漫兴》:“独骑款段寻诗去,懒逐看花众少年。”
[雨后]自行
(1) 自己实行;自己处理
自行解决
自行办理
(2) 自己主动;自动
反动派是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
[雨后]春尽
(1).春去,春天结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汉 何休 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唐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诗:“ 桂岭 瘴来云似墨, 洞庭 春尽水如天。”《辽史·营卫志中》:“弋猎网钩,春尽乃还。”
(2).谓青春逝去或容颜衰减。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诗:“闭门春尽无人问,縞袂春裙不理妆。”
[雨后]溪流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雨后]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雨后]游丝
(1) 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2) 调节计时器摆轮运动的细小弹簧。比喻飘动的淡淡烟气
[雨后]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雨后]田家
(1) 农家
邀我到田家。——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农夫
[雨后]蚕种
作种用的蚕卵。《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邕 妻 温 復为 邕 请戍边自赎,曰:‘……事生吏口,迫 邕 手书,贷人蚕种,以为枉法。’” 宋 秦观 《蚕书·种变》:“腊之日聚蚕种,沃以牛溲,浴于川,毋伤其藉,迺县之。” 元 赵孟頫 《织·十二月》诗:“是月浴蚕种,自古相传流。”
[雨后]明朝
〈方〉∶明天
[雨后]节候
季令和气候
现在正是寒冷的冬天节候
[雨后]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明代,李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