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作者:全淳 朝代:明代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原文
寒林十里听秋声,踏入寒莎路几层。
云堕松梢邀过客,霜酣枫叶卧高僧。
溪舟兴尽怜空返,邻酒呼来醉未能。
落日满山归去急,何时挥麈共禅灯。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诗词问答
问: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的作者是谁?答:全淳
问: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全淳的名句有哪些?答:全淳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参考注释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寒林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过客
过路的人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枫叶
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嵐气阴。”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明 徐霖 《绣襦记·共宿邮亭》:“山远天高烟水寒,两岸楼臺枫叶丹。” 杨朔 《香山红叶》:“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高僧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落日
夕阳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挥麈
挥动麈尾
抱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欧阳修《和圣俞聚蚊》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禅灯
寺庙灯火。 唐 贾岛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诗:“清磬先寒角,禪灯彻晓烽。”
全淳,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