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作者:曾几 朝代:宋代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原文
闻说香城寺,孤峰靉靆间。
公今怀祖印,老去入乡关。
稳泛春波水,深藏暮雨山。
笔头多语句,寄我不当悭。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诗词问答
问:《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的作者是谁?答:曾几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几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几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参考注释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城寺
官舍。《后汉书·顺帝纪》:“自去年九月以来,地百八十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杀害民庶。”《隶释·汉高阳令杨著碑》:“頎甫班爵,方授银苻(符),闻母氏疾病,孝烝内发,醳荣投黻,步出城寺。”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靉靆
1.云盛貌。 晋 潘尼 《逸民吟》:“朝云靉靆,行露未晞。”《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 波旬 自领军众,来至林中,先铺靉靆之云,后降拨霖之雨。” 元 卞思义 《溪山春雨图》诗:“云林靉靆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 明 王錂 《寻亲记·对雪》:“彤云靉靆,茅屋顿成银界。”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今夕月华如水,安知明夕不黑云靉靆耶?”
2.飘拂貌;缭绕貌。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衣风飘靉靆,烛泪滴巉巖。” 元 盍西村 《脱布衫·春讌》套曲:“锦綉云红窗縹緲,麝兰烟翠帘靉靆。”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通惠河》:“ 曹代萧 诗:靉靆烟光上苑通,紫泉繚绕玉河东。” 钱锺书 《围城》五:“自己不会喝酒,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叆叇,做出云雾状态。”
3.眼镜。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叆叇》:“提学副使 潮阳 林公 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綾绢联之,缚於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靉靆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相传 翁覃谿 ……六七十时犹能於灯下作细书,閲蝇头字,不假靉靆。”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祖印
祖师法印。 宋 黄庭坚 《次韵知命入青原山口》:“山形与祖印,岑絶两相当。”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老去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乡关
故乡
日暮乡关。——唐· 崔颢《黄鹤楼》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波水
水波。 汉 王粲 《杂诗》之一:“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水间。”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暮雨
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笔头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语句
一个语法上自成体系的单位,它由一个词或句法上有关连的一组词构成,表达一种主张、疑问、命令、愿望或感叹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不当
不妥当,不适当
多有不当,望乞海涵
宋代,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