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作者:释慧远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偈颂一百零二首原文
今朝腊月二十,依旧眼横鼻直。
从头收拾将来,恰此一棚杂剧。
便是抹土涂灰,我也阿谁相识。
九百木大小进,处分全由节级。
忽然出至棚前,也解打躬相揖。
驼起要打便打,放下要泣便泣。
蓦然冷笑一声,笑倒判官五十。
[偈颂一百零二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慧远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书法图
偈颂一百零二首书法作品
[偈颂一百零二首]参考注释
[偈颂一百零二首]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偈颂一百零二首]腊月
农历十二月
寒冬腊月
[偈颂一百零二首]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偈颂一百零二首]从头
(1) 从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2) 重新
[偈颂一百零二首]收拾
(1) 整理;布置;整顿
收拾房间
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故乡》
(2) 修理
收拾鞋子
收音机坏了,你给收拾收拾
(3) 料理
收拾庄稼
(4) 惩治
收拾这个坏蛋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变色龙》
(5) 杀死
非收拾了他不可
(6) 收敛
收拾起笑容
(7) 收拢;收揽
收拾人心
(8) 烹调
到厨下去收拾几样菜
(9) 准备
收拾行李
(10) 消除
收拾了忧愁
(11) 消灭
游击队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把据点里的敌人给收拾了
(12) 整治
国事遂不可收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偈颂一百零二首]将来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惟思将来。
据前事推将来。
制出将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偈颂一百零二首]一棚
(1).犹言一场。棚,指考棚,封建时 * 试场所。《儒林外史》第三二回:“目今宗师考 庐州 ,下一棚就是我们。”
(2).犹一架。用于花果。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引 凌云翰 《题温日观墨葡萄》诗:“风飘露洒一棚秋,路入 沧江 忆旧游。”
(3). 清 末陆军编制单位,十四人为一棚。约相当于今之一班。
[偈颂一百零二首]杂剧
宋代的一种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表演。元代发展成戏曲,每本多为四折,每折由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明清两代的杂剧每本不限四折
[偈颂一百零二首]便是
(1).即是,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僕便是鬼。’” 明 李贽 《答耿中丞论淡》:“若祗以平日之所飫闻习见者为平常,而以其罕闻骤见者为怪异,则怪异平常便是两事,经世出世便是两心。”
(2).即使;纵然。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便是 熊渠 、 养由基 、 李广 主名不审,无害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婚姻大事,儿女亲情,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红楼梦》第四九回:“便是不会,也没难处。” 鲁迅 《集外集·<穷人>小引》:“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
(3).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离了他家门便是。”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小可 曹州 人氏 贾仁 的便是。”《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布衣 近日馆于舍亲 卜 宅,尊客过问,可至浮桥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
(4).只因为。《水浒传》第二一回:“那老儿见是 宋江 来,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来得早?’ 宋江 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道;‘娘子如何在此?’ 白娘子 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儿都踏湿了,教 青青 回家,取伞和脚下。又见晚下来。望官人搭几步则个。’”
(5).正是。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三:“鐘声欲絶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偈颂一百零二首]土涂
泥土。《左传·襄公九年》:“火所未至量轻重,蓄水潦,积土涂。” 唐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有石焉,翳於奥草;有泉焉,伏於土涂。”
[偈颂一百零二首]阿谁
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先主 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罗仙。”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诗:“空教 陆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偈颂一百零二首]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偈颂一百零二首]九百
(1).亦作“ 九伯 ”、“ 九陌 ”。 宋 、 元 、 明 时讥人痴呆、神气不足。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卷二三:“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我问你,你是风魔呵是九伯?”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言多语少,小人有些九陌风魔。”《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休唱报牓郎君去,且唱 包公 九百人。”
(2).指计较琐细事的人。 清 翟灝 《通俗编·数目》:“《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今犹以较论细琐人为九百。”
(3).复姓。 汉 有 九百里 。见《通志·氏族五》引《姓苑》。
[偈颂一百零二首]大小
(1) 大小的程度,大与小,大或小
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2) 尊卑或长幼
说话没个大小
(3)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4) 物体的大小
计量箱子的大小
[偈颂一百零二首]处分
(1)
(2) 对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
免予处分
(3) 处理;处置
处分适兄意,那得吾自专!——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处分封疆大事
[偈颂一百零二首]节级
(1).次第。《魏书·释老志》:“年常度僧……若无精行,不得滥採。若取非人,刺史为首,以违旨论,太守、县令、纲僚节级连坐,统及维那移五百里外异州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备极珍玩,穷诸上饌,如是节级,莫不周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其意以为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
(2). 唐 宋 时低级武职官员。 唐 无名氏 《炀帝开河记》:“又令少年驍卒五万人各执杖督工为吏,如节级、队长之类。”《旧唐书·懿宗纪》:“如本厢本将,今后有节级员闕,且以行营军健量材差置,用酬征伐之勤。”《宋史·兵志十》:“伏缘旧例军中拣节级,以挽彊引满为胜。”
(3). 宋 元 地方狱吏。《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押到死囚牢里,众多押牢禁子、节级,见説 杨志 杀死 没毛大虫 牛二 ,都可怜他是个好男子,不来问他取钱。”
[偈颂一百零二首]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偈颂一百零二首]打躬
同“ 打恭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叉手横仗》:“若抚按之待其下,惟由科目者尚得打躬,讲揖让之礼。”《儒林外史》第一回:“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 危老先生 再三打躬辞了,方纔上轿回去。”《再生缘》第二二回:“ 皇华 打躬应连声,施礼恭称谢大人。”
[偈颂一百零二首]相揖
(1).拱手行礼。《礼记·杂记下》:“相揖也,哀次而退。”《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过了月餘,只见一人相揖道:‘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送疏在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遥见一叟喜曰:‘适遇此老,子之福也。’举手相揖,叟邀过诣其所。”
(2).交手于胸前为礼。《说郛》卷八引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 契丹 人交手于胸前,亦不作声,是谓相揖。”
[偈颂一百零二首]放下
(1) 放在一边或放弃
号召他们放下武器
(2) 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
放下百叶窗
[偈颂一百零二首]蓦然
忽然;猛然
蓦然看去,这石头像一头卧牛
[偈颂一百零二首]冷笑
含有轻蔑、讥讽、无可奈何、愠怒等意味的笑
[偈颂一百零二首]判官
唐宋时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借指阎王手下掌管生死簿的官
坐谪兴国州判官。—— 清· 张廷玉《明史·海瑞传》
宋代,释慧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