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作者:释延寿 朝代:宋代
[山居诗]山居诗原文
散诞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牵。
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
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
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
[山居诗]诗词问答
问:山居诗的作者是谁?答:释延寿
问:山居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延寿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延寿
[山居诗]释延寿山居诗 书法图
山居诗书法作品
[山居诗]参考注释
[山居诗]散诞
(1) 悠闲自在;舒心
到园子里散诞
(2) 放诞不羁
[山居诗]疏狂
亦作“疎狂”。亦作“踈狂”。豪放,不受拘束。 唐 白居易 《代书诗寄微之》:“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宋 朱敦儒 《鹧鸪天·西都作》词:“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明史·沉鍊传》:“ 鍊 为人刚直,嫉恶如讐,然颇疎狂。每饮酒輒箕踞笑傲,旁若无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羈。” 清 纳兰性德 《东西溟》诗:“廿载踈狂世未容,重来依旧寺门鐘。”
[山居诗]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山居诗]拘迫
束缚,限止。《后汉书·第五伦传》:“素性駑怯,位尊爵重,拘迫大义,思自策厉。” 明 皇甫冲 《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凡论文艺,虚悬了一个‘极境’,是要陷入‘绝境’的,在艺术,会迷惘于土花,在文学,则被拘迫而‘摘句’。”
[山居诗]潜龙
(1).谓阳气潜藏。《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李鼎祚 集解引 马融 曰:“物莫大於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於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长生术,初九秘潜龙。慎勿从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气交通。”
(2).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食举歌》:“瑞徵辟,应嘉钟,舞云凤,跃潜龙。”《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勿忘潜龙之初,当怀布衣之始。”《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 太祖武皇帝 ,创立基业,本欲立 陈思王 子建 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
(3).比喻贤才失时不遇。《后汉书·马融传》:“聘畎亩之羣雅,宗重渊之潜龙。” 李贤 注:“潜龙,喻贤人隐也。” 清 顾炎武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 秦 。”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咏到潜龙字字悽,那堪重赋井中泥。”
[山居诗]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山居诗]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山居诗]孤鹤
(1).孤单的鹤。 隋炀帝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诗:“孤鹤近追羣,啼鶯远相唤。” 唐 武元衡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诗:“风入 昭阳 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宋 苏轼 《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 江 东来。” 元 于石 《我从山中游》诗:“柴扉不敢敲,恐惊孤鹤醒。徘徊踏月明,倚仗看松影。”
(2).比喻孤特高洁之人。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怀契上人》诗:“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王绩 妇未娶,介洁翘孤鹤。”
[山居诗]远天
遥远的天宇
[山居诗]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山居诗]松槛
谓松林下楼宇的栏杆。 唐 李咸用 《登楼值雨》诗之二:“江徼多佳景,秋吟兴未穷。送来松槛雨,半是蓼花风。” 唐 李建勋 《宿山房》诗:“石窗灯欲尽,松槛月还明。”
[山居诗]逼人
(1) 刺激人行动
形势逼人
(2) 以继续不断迫人的强度照射
天气炎热,阳光逼人
[山居诗]凉气
凉的空气;清凉之气
倒抽一口凉气
[山居诗]石渠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山居诗]来意
(1) 到这里来的意图
请说明来意
(2) 未来的情况
来意如何
[山居诗]竹祖
带有笋芽的竹鞭。亦借指老竹。 唐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林繁轻竹祖,树暗惜桐孙。” 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诗之一:“药名却笑 桐君 少,年纪翻嫌竹祖低。” 宋 杨万里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诗:“竹祖龙孙 渭 上居,供儂尊俎半年餘。”
[山居诗]桐孙
(1).桐树新生的小枝。 北周 庾信 《咏树》:“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唐 周贺 《赠神遘上人》诗:“草履 * 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后以“桐孙”称美他人子孙。参见“ 孙枝 ”。
(2).指琴。 宋 苏轼 《次韵和王巩》:“知音必无人,坏壁掛桐孙。” 宋 陆游 《杂题》诗之二:“山家贫甚亦支撑,时抚桐孙一再行。”
[山居诗]入玄
谓达到玄妙的境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緑窗相对无餘事,演谱推敲思入玄。”
宋代,释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