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题句】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大佛寺题句]大佛寺题句原文
黄龙洞及此,皆镌石佛像。
彼乃慧开修,此实思净创。
言迹固已古,面相直逾丈。
在此不在彼,大佛斯非爽。
虽然经有云,色见声求枉。
则我兹所咏,去道远霄壤。
[大佛寺题句]诗词问答
问:大佛寺题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大佛寺题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大佛寺题句]注释
1.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
2. 南宋僧
[大佛寺题句]参考注释
[大佛寺题句]黄龙洞
洞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黄龙洞》:“ 黄龙洞 在 吴兴郡 北,去城闉廿里,枕 太湖 ,其山皆怪石林立。”《吴兴志·洞隖》:“ 黄龙洞 在 乌程县 卞山 ,石壁峭立,巖竇阴沉,莫穷其底。”
[大佛寺题句]镌石
指记功的碑文或其他石刻文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及 扬雄 《剧秦》, 班固 《典引》,事非鐫石,而体因纪禪。” 明 李贽 《初潭集·相臣》:“ 张丞相 见事常迟,数日之后,必当有悔,若復来徵文,当引视鐫石,告以闻上可也。”
[大佛寺题句]佛像
释迦牟尼佛的塑像
[大佛寺题句]面相
(1).相貌。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士长二人端详 聂嫈 面相。”
(2).泛指事物的形象。 闻一多 《唐诗杂论·杜甫》:“仿佛命数注定了今番只许他看到自然的秀丽、清新的面相。”
[大佛寺题句]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大佛寺题句]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大佛寺题句]霄壤
(1).天和地,天地之间。 元 张养浩 《得子强也书诗以答之》:“缅思霄壤间,实与逆旅均。” 明 沉鲸 《双珠记·京邸叙亲》:“羡名倾霄壤,灵异动君王。”
(2).比喻相去极远,差别很大。《隶释·汉石经论语残碑》 宋 洪适 释:“观遗经字画之妙,非 蔡中郎 辈不能为,以 黄初 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涣》:“常为《惆悵诗》十三首……膾炙士林。在晚 唐 诸人中,霄壤不侔矣。”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五》:“而兄弟前后,成败霄壤,后起者胜,孰知其故。” 梁启超 《新民说》十一:“夫同在 东亚 之地,同为 黄 族之民,而何以一进一不进,霄壤若此。”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