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作者:杨亿 朝代:宋代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原文
北阙多年作侍臣,一枝烟雨忆南闽。
留连五鼓趋丹禁,健羡双旌拥书轮。
离畔菊荒环堵宅,山中鹤怨未归人。
州民剌字空漫灭,目断东方千骑尘。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诗词问答
问: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参考注释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北阙
(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 萧何 治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颜师古 注:“ 未央宫 虽南嚮,而上书、奏事、謁见之徒皆诣北闕。”
(2).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復能屈身稽顙,还向北闕,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 唐 李白 《忆旧游寄淮郡元参军》诗:“北闕青云不可期, 东山 白首还归去。” 宋 陆游 《西郊》诗:“七十辞北闕,五亩寄西郊。” 康有为 《星海自京还》诗:“伏陈北闕有封事,醉卧西风賸酒楼。”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多年
谓岁月长久。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侍臣
皇帝左右的近臣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烟雨
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留连
不愿意离开
留连忘返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五鼓
见[五更]条
戊申晦五鼓。——清· 姚鼐《登泰山记》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丹禁
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隋书·百官志上》:“殿中将军、武骑之职,皆以分司丹禁,侍衞左右。”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王琦 注引《潜确居类书》:“天子所居曰禁,以丹涂壁,故曰丹禁。亦曰紫禁。” 宋 欧阳修 《夜宿中书东阁》诗:“今夜静听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宋 黄庭坚 《下水船》词:“总领神仙侣,齐到青云歧路。丹禁风微,咫尺諦闻天语。”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健羡
(1).贪欲。《史记·太史公自序》:“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絀聪明,释此而任术。”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知雄守雌,是去健也。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去羡也。” 唐 司空图 《释怨》:“是以至人达观,物我俱遗,混休戚,忘健羡。” 宋 陆游 《娥江市》诗:“年来去健羡,摩腹自欣欣。” 清 纳兰性德 《雨霁赋》:“观我生之消息,任天运以卷舒,知显晦之维命,而又何所用其健羡与?”
(2).非常仰慕,非常羡慕。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壁记》:“朝廷百事诸厅,皆有壁记……原其作意,盖欲著前政履歷,而发将来健羡焉。”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选仙场》:“观者靡不涕泗健羡,望洞门而作礼。”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仲仪》:“酒絶喫不得,闻 仲仪 日饮十数杯,既健羡,又不能奉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奉天 先达 刘 公未遇时,故世家子,少倜儻好客,挥霍不吝,车马辐輳,门庭如市,行路者健羡。” 叶敬常 《和哲夫罗岗探梅原韵》:“ 玉岩 健羡曾三到,风物偏劳一再猜。”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双旌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拥书
(1).持书。 汉 蔡邕 《杨复碑》:“文学之徒,拥书抱籍,自远而至,禀采丰华。”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朝夕拥书於是,俛读仰思,澄神离形,归对妻儿,慹然若非人。”
(2).聚书,藏书。参见“ 拥书百城 ”。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离畔
见“ 离叛 ”。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环堵
(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
(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以权巨室之宜;草莽之士,不可以妄意宫中之事。”
(3).围聚如墙。形容拥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值帝微行,过其肆,见观者环堵,嘖嘖称羡。”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鹤怨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意谓鹤因隐士出山、蕙帐空空而愁怨。后以“鹤怨”指期待着归隐的人。 唐 李商隐 《赠宗鲁笻竹杖》诗:“鹤怨朝还望,僧閒暮有期。”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人生何者非蘧庐,故山鹤怨秋猿孤。” 清 冯登府 《浪淘沙·落叶》词:“飘泊任高低,鹤怨鹃啼。断肠人在小窗西。”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归人
(1) 回归家园的人
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
(2) 指死人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唐· 李白《拟古》九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漫灭
(1).磨灭,模糊难辨。《后汉书·文苑传·祢衡》:“﹝ 禰衡 ﹞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 宋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清 周亮工 《老仆叹》诗:“老僕怀书字漫灭,长跪视人人不接。” 鲁迅 《<嵇康集>跋》:“今於原字校佳及义得两通者,仍依原钞,用存其旧。其漫灭不可辨认者,则从校人,可惋惜也。”
(2).埋没。 宋 苏辙 《私试进士策问》之二七:“《易》、《诗》、《书》皆立学官,《春秋》虽不用,而其书亦不废。惟大《乐》沦弃,漫灭无文。” 清 顾炎武 《三朝纪事阙文序》:“臣祖二十年抄録之勤,不忍令其漫灭,以负先人之志。”
(3).淹没。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凡欲疏通,必下而上。先治下,则上之水无不流;若先治上,则水皆趋下,漫灭下道,而不可施功力,其势理然也。”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再别陈建州因以抒意]东方千骑
(1).《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本为诗中女主人公 罗敷 夸其夫婿显贵出众之词,后因以“东方千骑”、“东方骑”指代新婿。 南朝 梁简文帝 《采菊篇》:“东方千骑从驪驹,岂不下山逢故夫。”
(2).泛指身分煊赫者。 唐 白居易 《洛下闲游》诗:“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
宋代,杨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