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次韵望海亭】_苏泂 | 宋代

【次韵望海亭】作者:苏泂 朝代:宋代

[次韵望海亭]次韵望海亭原文

城里偏高处,分明见海潮。
鹳巢多碧树,人语半丹霄。
州宅楼台近,居民市井遥。
芳时一来此,因得离纷嚣。

[次韵望海亭]诗词问答

问:次韵望海亭的作者是谁?答:苏泂
问:次韵望海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泂

[次韵望海亭]参考注释

[次韵望海亭]城里

城市建成区内

[次韵望海亭]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次韵望海亭]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次韵望海亭]海潮

海水有规律涨落的自然现象

[次韵望海亭]碧树

(1).绿色的树木。《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碧树初蕊,緑草含滋。” 唐 杜甫 《锦树行》:“霜凋碧树作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花月痕》第四三回:“西园碧树今如此,莫近高窗卧听秋。”

(2).玉树。《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 注:“碧,青玉也。” 汉 班固 《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文选·鲍照<芜城赋>》:“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 李善 注:“碧树,玉树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臺万种色。”

[次韵望海亭]丹霄

(1).谓绚丽的天空。 汉 贾谊 诗:“青青云寒,上拂丹霄。” 晋 庾阐 《游仙诗》:“神岳竦丹霄,玉堂临雪岭。” 唐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诗:“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康有为 《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2).帝王居处;朝廷;京都。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故愿一登文石之阶,陟丹霄之途。”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亲观文物蒙雨露,见我昔年侍丹霄。”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蒙召》:“文章事业,风流才调,咫尺丹霄。”

(3).犹上苍。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折:“我与你,乍见先已情投,一言便自机合,白首为期,丹霄可鉴。”

[次韵望海亭]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次韵望海亭]居民

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城内居民。——《广东军务记》

内外居民。

遍地居民。

[次韵望海亭]市井

(1) 买卖商品的场所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匡》

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水浒传》

(2) 街市

市井无赖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3) 指商贾

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为吏。——《史记·平准书》

[次韵望海亭]芳时

良辰;花开时节。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諐。”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明 刘基 《感遇》诗之二:“芳时良可惜,此物何足数。”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芳时易过,驹隙年光。”

[次韵望海亭]一来

(1).来一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 苏軾 责 黄州 ,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

(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

(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华夷译语》等作“亦列”。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

[次韵望海亭]纷嚣

纷乱喧嚣。 明 唐顺之 《祭孙南野太仆文》:“余厌纷嚣,公耽恬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旋有纷嚣腾辨之声。” 殷夫 《血字》:“我们要创造一个红色的狞笑,在这都市的纷嚣之上,牙齿与牙齿之间架着铜桥,大的眼中射出红色光芒。”

,

  • 【二月二十六日偶书】_强至 | 宋代
  • 【二月二十六日偶书】_强至 | 宋代 >> 【二月二十六日偶书】_强至 | 宋代...

  • 【倾杯乐(仙吕席上赏雪)】_曾觌 | 宋代
  • 【倾杯乐(仙吕席上赏雪)】_曾觌 | 宋代 >> 【倾杯乐(仙吕席上赏雪)】_曾觌 | 宋代...

  • 【出涌金门】_陆游 | 宋代
  • 【出涌金门】_陆游 | 宋代 >> 【出涌金门】_陆游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