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过安河三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过安河三首·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过安河三首·其二]过安河三首·其二原文

濡水有三此其一,以资稼穑号安河。

为民父母应知者,抚字催科重在那。

[过安河三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过安河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过安河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过安河三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过安河三首·其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一

2. 考直属濡水凡三一涿郡一河间一易州即三易上源而是河实上源之一也向允督臣奏请浚导溉田至乾隆辛巳渠成为赐是名

[过安河三首·其二]参考注释

[过安河三首·其二]以资

(1) 作为…的工具,作为…的方法

以资鼓励

(2) 补充(不足)

以资弥补

[过安河三首·其二]稼穑

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士爰稼穑。——《书·洪范》

天下晏然,民务稼穑。——《汉书·高后纪赞》

[过安河三首·其二]为民父母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过安河三首·其二]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

[过安河三首·其二]抚字催科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 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 阳城 事终须让他。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有差委奔走之事则长于办理,而抚字催科无一可取者;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

,,

  • 【玉琴轩】_乾隆 | 清代
  • 【玉琴轩】_乾隆 | 清代 >> 【玉琴轩】_乾隆 | 清代...

  • 【题金廷标山水册·其十二·玉峰寒翠】_乾隆 | 清代
  • 【题金廷标山水册·其十二·玉峰寒翠】_乾隆 | 清代 >> 【题金廷标山水册·其十二·玉峰寒翠】_乾隆 | 清代...

  • 【鹅】_乾隆 | 清代
  • 【鹅】_乾隆 | 清代 >> 【鹅】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