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代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原文
寒士把茆聊盖头,岂假山水寻清幽。
偶然驻足得胜地,造物所赋非人谋。
有山无水清晖减,有水无山爽致卑。
流水青山屋上下,此妙唯许坡公知。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诗词问答
问:《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参考注释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寒士
(1)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贫困的人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盖头
(1) 女子结婚时蒙在头上遮住脸的红巾
(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宋· 吴自牧《梦梁录·嫁娶》
(2) 某些地区妇女挡风沙用的蒙头巾
妇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盖唐帷帽之制也。—— 宋· 周煇《清波杂志》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假山
园林中用石头堆砌而成以供欣赏的小山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清幽
清静幽深
泉石清幽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偶然
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现象
偶然事件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驻足
(1).停步;停留。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北塞君臣方驻足,中华将帅已离心。”《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伍员 ﹞行过 陈国 ,知 陈 非驻足之处,復东行数日,将近 昭关 。”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倘一驻足,也许就可以听到 疑古玄同 先生的又快又响的谈吐。”
(2).立足。 徐珂 《清稗类钞·战事·骆文忠擒石达开》:“且敌马纵横, 长江 以东,我辈实无驻足地。”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得胜
取得胜利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非人
(1) 不合适的人
所用非人
(2) 残废人
(3) 缺乏人性或个性的人
(4) 不人道的(非人待遇)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清晖
(1).明净的光辉、光泽。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双鸞游兰渚,二离扬清暉。”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 明 陶宗仪 《南浦》词:“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暉别有 越 中真趣。” 清 方文 《秋夜饮顾与治斋中》诗:“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
(2).比喻容光,面容。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兰桂有芬,清暉自远。” 唐 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山驛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暉。” 明 夏完淳 《六君咏·徐詹事》:“灵旗动虚无,清暉宛如昨。”
(3).山水的代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山屋
隐士或山野人家的屋宇。 唐 皎然 《冬日山行过薛徵君》诗:“菜实縈小园,稻花遶山屋。” 金 赵秉文 《赴宁化宿王道》诗:“山屋如鷄栅,才容卸马鞍。” 明 李东阳 《寄庄定山》诗:“山屋到秋惊雨破,野舟经日任潮生。”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坡公
对 宋 苏轼 的敬称。 苏轼 号 东坡居士 。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 坡公 渡海夸 罗浮 ,凉天佳月皆中秋。”参见“ 坡老 ”、“ 坡仙 ”。
姜特立,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