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送真景元】作者:陈宓 朝代:宋代
[三山送真景元]三山送真景元原文
盖世功名国子师,青春入觐道方夷。
荣华素定终须有,事业难期便勇为。
此日清尊同一笑,明朝丹陛听危词。
东风总送仙舟去,杨柳江头谩似丝。
[三山送真景元]诗词问答
问:三山送真景元的作者是谁?答:陈宓
问:三山送真景元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宓
[三山送真景元]陈宓三山送真景元 书法图
三山送真景元书法作品
[三山送真景元]参考注释
[三山送真景元]盖世
才能、功勋等压倒当代,没有人能比
盖世无双
项王乃悲歌怃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三山送真景元]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三山送真景元]国子
(1).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郑玄 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 刘书年 《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亦曰国子弟。”
(2).指国子学。《北史·儒林传论》:“ 明 元 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及迁都 洛邑 ,詔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隋书·韦艺传》:“ 艺 字 世文 ,少受业国子。”《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国子监之讹》:“ 汉 以前,统名太学…… 晋 咸寧 间,始专名国子, 隋 又改学为监。”
[三山送真景元]青春
(1) 青年时代
壮丽的青春
(2)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
青春几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山送真景元]入觐
(1).诸侯于秋季入朝进见天子。《诗·大雅·韩奕》:“ 韩侯 入覲,以其介圭,入覲于王。” 郑玄 笺:“诸侯秋见天子曰覲。” 孔颖达 疏:“朝者四时通名,覲则唯是秋礼。”
(2).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唐 白居易 《论于頔裴均状》:“今 于頔 等以入覲为请,若又许之,岂非须来即来乎?”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鞗革金厄,已严入覲之装;袞衣绣裳,行允公归之望。”《明史·忠义传六·蔡道宪》:“时知府 堵胤锡 入覲未返,通判 周二南 摄 攸县 事,城中文武无几。”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记职志》:“督抚入覲时,与恩宴。”
[三山送真景元]方夷
我国古时少数民族之一。《竹书纪年》卷上:“二年, 方夷 来宾。”《后汉书·东夷传序》:“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赤夷 、 玄夷 、 风夷 、 阳夷 。”
[三山送真景元]荣华
开花,引伸指人之显贵
富贵荣华
[三山送真景元]素定
犹宿定。预先确定。《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后汉书·吕布传》:“ 布 时兵有三千,马四百匹,惧其不敌,谓 陈珪 曰:‘今致 术 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 珪 曰:‘ 暹 奉 与 术 ,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 宋 苏辙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此心素定谁能劝,秪有丁寧詔莫违。”
[三山送真景元]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三山送真景元]清尊
亦作“ 清樽 ”。亦作“ 清罇 ”。酒器。亦借指清酒。《古诗类苑》卷四五引《古歌》:“清樽发朱颜,四坐乐且康。” 唐 王勃 《寒夜思》诗:“復此遥相思,清尊湛芳渌。” 唐 皇甫冉 《曾山送别诗》:“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月清罇祇暂同。” 宋 曾巩 《戏呈休文屯田》诗:“纵无供帐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 明 吴琪 《喜汪振生归自云南》诗:“无穷故交心,相与尽清尊。” 清 黄遵宪 《七月十五日夜暑甚》诗:“满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尽落黄花。”
[三山送真景元]同一
(1) 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一致
[三山送真景元]明朝
〈方〉∶明天
[三山送真景元]丹陛
(1).宫殿的台阶。《隋书·薛道衡传》:“趋事紫宸,驱驰丹陛。” 宋 陆游 《三山杜门作歌》之二:“小臣疏贱亦何取,即日趋召登丹陛。”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天恩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觴。”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曾折帝廷槛,几死丹陛旁。”
(2).借称朝廷或皇帝。《旧五代史·符存审传》:“射钩斩袪之人,孰不奉觴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 清 李渔 《意中缘·名逋》:“这不过是暂负苍生之望,稍回丹陛之心。”
[三山送真景元]危词
骇人之言。 痴昙 《<轩亭冤>序》:“危词竦论,祗堪表白於一时。”
[三山送真景元]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三山送真景元]仙舟
舟船的美称。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仙舟 李膺 棹,小马 王戎 鑣。”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仙舟窅将隔,芳斝暂云同。” 宋 无名氏 《梅妃传》:“奏舞鸞之妙曲,乘画鷁之仙舟。” 宋 梁明夫 《贺新郎·寿吕道山四十九岁》词:“万里朝天去,见 潯阳 江上,风引仙舟 淮 浦。” 金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祖帐临寒水,仙舟漾夕暉。”
[三山送真景元]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三山送真景元]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宋代,陈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