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提举震三章】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挽黄提举震三章]挽黄提举震三章原文
江山古四明,独立表平生。
敏处经纶密,癯中气局宏。
鸿毛看势利,虎口见功名。
麾节那能究,东南天已倾。
[挽黄提举震三章]诗词问答
问:挽黄提举震三章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挽黄提举震三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
[挽黄提举震三章]陈著挽黄提举震三章 书法图
挽黄提举震三章书法作品
[挽黄提举震三章]参考注释
[挽黄提举震三章]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挽黄提举震三章]四明
山名。在 浙江省 宁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发脉,绵亘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县 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 四明山 。《三才图会·四明山图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兴华顶,齐跨数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则直谓之 四明 。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山山盘亘,竹树葱菁,众壑之水,乱流争趋。入益深,猿鸟之声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气,觉与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书称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汉 隶‘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挽黄提举震三章]立表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2).立木观测水位。《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3).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挽黄提举震三章]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挽黄提举震三章]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挽黄提举震三章]中气
(1).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逸周书·周月》:“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伏承王子,以中气正月,钟灵纳和。”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2).中和之气。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吉辰伊何,号为中和。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孔林》:“享殿正对 伯鱼 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
(3).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灵枢经·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盖中气虽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
(4).指丹田之气。 清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阁下谓苦中气弱,讽诵久则气不足载其辞。”《老残游记》第二回:“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她的嗓子有点闷,可是很有中气。”
[挽黄提举震三章]鸿毛
鸿雁的毛,比喻极轻
[挽黄提举震三章]势利
(1) 以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
此人很势利
(2) 形势有利
兵之所贵者,势利也。——《荀子》
[挽黄提举震三章]虎口
(1) 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
才出狼窝,又入虎口
(2) 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联结部分
[挽黄提举震三章]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挽黄提举震三章]麾节
(1).指挥旗和符节。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丹旗云蔚,麾节翕赫。” 唐 李华 《韩国公张仁愿庙碑铭》:“瞻我麾节,以为进退。”
(2).借指将帅、节度使。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天子未命,敢有言吾麾节者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马光祖》:“吏事强敏,风力甚著,前后麾节,皆有可观。”
[挽黄提举震三章]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挽黄提举震三章]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宋代,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