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和宋记室省中诗】_谢朓 | 南北朝

【和宋记室省中诗】作者:谢朓 朝代:南北朝

[和宋记室省中诗]和宋记室省中诗原文

落日飞鸟还。
忧来不可极。
竹树澄远阴。
云霞成异色。
怀归欲乘电。
瞻言思解翼。
清扬婉禁居。
秘此文墨职。
无叹阻琴尊。
相从伊水侧。

[和宋记室省中诗]诗词问答

问:和宋记室省中诗的作者是谁?答:谢朓
问:和宋记室省中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谢朓的名句有哪些?答:谢朓

[和宋记室省中诗]参考注释

[和宋记室省中诗]落日

夕阳

[和宋记室省中诗]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和宋记室省中诗]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和宋记室省中诗]澄远

指安定边疆。远,指边远地区。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为安抚张副使生日周天醮词》:“伏以当 川 安抚副使 张琳 禀澄远之识,秉清正之心,颖鉴无私,忠贞不挠。”

[和宋记室省中诗]云霞

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和宋记室省中诗]异色

(1).不同颜色。 晋 法显 《佛国记》:“众华异色,蔚然可观。”《文选·左思<蜀都赋>》:“百果甲宅,异色同荣。” 刘良 注:“言发荣异其光色也。”

(2).异常的色彩;特出的美色。 南朝 梁 沉约 《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烟多异色。”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以二女託之,皆异色也。”

(3).犹变色。 唐 杜甫 《渼陂行》:“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4).各种,各色。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 * 书》:“所劫商人,皆得异色财物,尽将南渡,入山博茶。”

[和宋记室省中诗]怀归

思归故里。《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汉 王粲 《登楼赋》:“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唐 戴叔伦 《送郎士元》诗:“白髮 金陵 客,怀归暂不留。”

[和宋记室省中诗]乘电

驾电。比喻迅疾。 南朝 齐 谢朓 《和宋记室省中》诗:“怀归欲乘电,瞻言思解翼。”

[和宋记室省中诗]瞻言

有远见的言论。《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郑玄 笺:“圣人所视而言者百里,言见事远而王不用。”一说,瞻,明见;言,助词,无义。见 高亨 《诗经今注》。

[和宋记室省中诗]清扬

(1) 指眉目清秀,也泛指人美好的仪容、丰采

今日幸会,得睹清扬

(2) 清越悠扬

钟声清扬

[和宋记室省中诗]禁居

(1).帝王所居的地方。 南朝 齐 谢朓 《和宋记室省中》:“清扬婉禁居,祕此文墨职。”

(2).谓禁锢,被束缚。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八:“像他这样一个心智活动十分强烈的人,幽囚似的禁居在一座乡间屋里。”

[和宋记室省中诗]文墨职

掌起草文札的官职。 南朝 齐 谢朓 《和宋记事省中》:“清扬婉禁居,祕此文墨职。”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刘桢<感遇>》:“谬蒙圣主私,託身文墨职。”

[和宋记室省中诗]琴尊

见"琴樽"。琴与酒樽为文士悠闲生活用具。

南朝 齐 谢朓 《和宋记室省中》:“无叹阻琴樽,相从 伊水 侧。”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默语谁相识,琴罇寄此窗。”

元 张仲深 《晚字韵》:“道路终坦夷,琴尊当往返,欢迎在今日,论交未为晚。”

楼辛壶 《咏山川雨露图书室》:“室静琴樽古,窗明木叶疏。”

[和宋记室省中诗]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和宋记室省中诗]伊水

伊河 。在 河南省 西部,源出 栾川县 伏牛山 北麓,东北流,在 偃师县 杨村 附近入 洛河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蔓渠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伊水 出焉,而东流注入 洛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 伊水 出 南阳 鲁阳县 西 蔓渠山 ……又东北至 洛阳县 南,北入於 洛 。” 南朝 陈 徐陵 《新亭送别应令》诗:“风吹临 伊水 ,时驾出河梁。”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诗:“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穷。”

,

  • 【望隔墙花诗】_刘孝威 | 南北朝
  • 【望隔墙花诗】_刘孝威 | 南北朝 >> 【望隔墙花诗】_刘孝威 | 南北朝...

  •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_庾信 | 南北朝
  •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_庾信 | 南北朝 >>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_庾信 | 南北朝...

  • 【代边居行】_鲍照 | 南北朝
  • 【代边居行】_鲍照 | 南北朝 >> 【代边居行】_鲍照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