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作者:苏过 朝代:宋代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原文
萧萧素发插人头,世上功名得汝求。
神马尻舆安所税,寸田尺宅早归休。
结茅但使才容膝,解剑还须便买牛。
更慕少游乘下泽,不妨闾里自沈浮。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诗词问答
问:《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的作者是谁?答:苏过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苏过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过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参考注释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素发
白发。 晋 潘岳 《秋兴赋》:“斑鬢髟以承弁兮,素髮颯以垂领。” 北魏 宗钦 《赠高允》诗:“素髮掩玄,枯颜落蒨。”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流年催素髮,不觉映华簪。”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邈思隘寰宇,素髮积忧患。”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人头
(1) 人员数量
人头税
(2) 指与人的关系
人头熟
(3) 〈方〉∶指人的品质
人头儿次
(4) 人们
人头还未走动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世上
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神马
(1).谓马之特异美善,非凡马可比者。《汉书·张骞传》:“初,天子发书《易》,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马’, 宛 马曰‘天马’云。” 宋 叶适 《<覆瓿集>序》:“﹝ 薛子长 ﹞来 姑苏 葑门 ,出《老翁赋》、《续通鑑论》,始骇然异之。盖神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无疆,累名骏数百,岂得望尘焉。”
(2).谓神异瑞祥之马。《后汉书·西南夷传》:“有神马四匹,出 滇池 河中,甘露降,白乌见。”《晋书·愍帝纪》:“时有 * 出 霸水 ,神马鸣城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和气相感,则生朱草,山出象车,泽出神马。”
(3).以精神为马。比喻委心随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语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宋 苏轼 《赠袁陟》诗:“不见 袁夫子 ,神马载尻舆。”
(4).迷信指灶神所驭之马。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市卖》:“糟草炒豆,乃廿三日送灶饗神马之具也。”
(5).指画有神佛像的纸片,供祭赛时焚化用。也称纸马、甲马。《红楼梦》第八一回:“他又去説,这个病他能治,就用些神马纸钱烧献了,果然有效。”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月光马儿》:“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参见“ 纸马 ”。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安所
(1).安居,安定地生活。《史记·秦始皇本纪》:“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汉 焦赣 《易林·随之贲》:“ 大姒 夏禹 ,经启九道,各有攸家,民得安所。”
(2).何处。《史记·循吏列传》:“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汉书·尹赏传》:“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寸田尺宅
(1).道教语。寸田谓三丹田,尺宅谓面。《黄庭内景经·琼室》:“寸田尺宅可治生。” 宋 苏轼 《赠王仲素寺丞》诗:“尺宅自足芘,寸田有餘畦。” 李厚 注:“两眉间为上丹田,心为絳宫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琼室》“寸田尺宅” 梁丘子 注:“谓三丹田之宅各方一寸,故曰寸田。……经云‘寸田尺宅’,彼尺宅谓面也。”
(2).指微薄的产业。 清 汪中 《经旧苑吊马守贞文》:“余单家孤子,寸田尺宅,无以治生。”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归休
(1).回家休息。《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归休置驛,独守家声。” 清 黄景仁 《颍州西湖》诗:“达人醯鸡视身世,兴会偶寄思归休。”
(2).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 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 唐 李德裕 《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 宋 杨万里 《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故园未遂归休志,惭愧 刘 家好弟兄。”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结茅
亦作“ 结茆 ”。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南朝 宋 鲍照 《观圃人艺植诗》:“抱鍤壠上餐,结茅野中宿。” 宋 苏轼 《新居》诗:“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表胜庵》:“ 炉峯 石屋,为一 金和尚 结茆守土之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儋州 则又结茅与 黎 人杂居,亦随地营宅。”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使才
运用与施展才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文帝 、 陈思 ,纵轡以骋节; 王 、 徐 、 应 、 刘 ,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容膝
仅容两膝。形容居室狭小
审容膝之易安。——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解剑
(1).《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札 之初使,北过 徐 君。 徐 君好 季札 剑,口弗敢言。 季札 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 徐 , 徐 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繫之 徐 君冢树而去。”后以“解剑”为不违心诺之典。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清 魏耕 《历历白榆行》:“解剑空心许,抚躬徒自吁。”
(2).指卸官。 南朝 齐 谢朓 《始之宣城郡》诗:“解剑北宫朝,息驾南川涘。”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下泽
即下泽车。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宋 陆游 《览镜有感》诗:“緋衫荫子逾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 清 赵翼 《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舍》诗:“五亩何时乘下泽,一壶还仗引中流。”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闾里
乡里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
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后汉书·岑晊传》
[卜居城南二首酬兄弟甥侄·其一]沈浮
亦作“沉浮”。1.在水上出没。语出《诗·小雅·菁菁者莪》:“汎汎杨舟,载沉载浮。”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无故沉浮於波涛之间,倒屣於埃尘之中,遨集京邑,交关贵游。” 唐 曹松 《岳阳晚泊》诗:“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沉浮。”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鱼鸟沉浮,水木明瑟。”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
(2).升降起伏。引申为盛衰、消长。《庄子·知北游》:“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高诱 注:“沉浮,犹盛衰。” 唐 李远 《闲居》诗:“尘事久相弃,沉浮皆不知。” 清 纳兰性德 《於中好》词:“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茅盾 《创作生涯的开始》:“当初并无很大的计划,只觉得从‘五卅’到大革命这个动荡的时代,有很多材料可以写,就想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些人物--小资产阶级的青年知识分子,写他们在大革命洪流中的沉浮,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这个大时代。”
(3).喻飘忽不定。 明 陈海樵 《集贤宾·赠刘姬》套曲:“青天明月,圆缺几番愁,何似俺恩情长聚首,笑他们杨花心性太沉浮。”
(4).谓趋时随俗,随波逐流。《史记·游侠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晋书·文苑传·王沉》:“﹝ 王沉 ﹞少有俊才,出於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新唐书·牛仙客传》:“﹝ 牛仙客 ﹞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沉浮,唯唯恭愿。”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马天来 ﹞不事脩饰,麻絛草屨,沉浮閭里,殊无朝士风。”
(5).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殷洪乔 作 豫章郡 ,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至 石头 ,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因以“沉浮”谓书信没有送达。 明 高启 《寄家书》诗:“底事乡书累自修?路长唯恐有沉浮。”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屡有札与舟公託其致感,而未见一报,岂其移寓,或 石头 之沉浮耶?”
(6).众多。《文选·扬雄〈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 李善 注:“沉浮。言多也。”一说为轻重得中。 吕向 注:“沉浮,言轻重得中。”
宋代,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