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寄王文学】作者:伍绳武 朝代:明代
[仲夏寄王文学]仲夏寄王文学原文
高山流水有知音,曾识当年铁石心。
溪上烟霞时叠梦,扇头诗句日微吟。
蔷薇一架浮香远,杨柳千条涴绿深。
人地幽奇多怅慕,芒鞋竹杖欲相寻。
[仲夏寄王文学]诗词问答
问:仲夏寄王文学的作者是谁?答:伍绳武
问:仲夏寄王文学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仲夏寄王文学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伍绳武的名句有哪些?答:伍绳武
[仲夏寄王文学]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2. 以上清赵天锡《宁阳诗存》卷一
[仲夏寄王文学]参考注释
[仲夏寄王文学]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风韵高雅不俗
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列子·汤问》
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金· 董解元《西厢》
[仲夏寄王文学]有知
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仲夏寄王文学]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仲夏寄王文学]铁石心
犹言铁打心肠。 宋 苏轼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之四:“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 宋 陆游 《后园独步有怀张季长正字》诗:“半生去国风埃面,一片忧时铁石心。”亦作“ 铁石肠 ”。
[仲夏寄王文学]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仲夏寄王文学]扇头
扇面之上。 金 元好问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诗:“扇头唤起 西园 梦,好似 熙春阁 下看。” 清 吴伟业 《又题董君画扇》诗:“过江书索扇头诗,简得遗香起梦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窗栏》:“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而从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
[仲夏寄王文学]诗句
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仲夏寄王文学]微吟
小声吟咏。《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雍门子 臺微吟, 孟尝君 为之於邑。” 宋 陆游 《一笑》诗:“半醉微吟不怕寒,江边一笑觉天宽。”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三:“所以志为道,淡宕生微吟。” 郁达夫 《赠福州报界同人》诗之一:“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
[仲夏寄王文学]蔷薇
(1)
(2) 蔷薇科。落叶灌木。蔷薇属( Rosa )的一种植物,形体直立、攀援或蔓生,植物茎通常有皮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
(3) 这种植物的花。有单瓣、复瓣之别,色有红、粉红、白、黄等多种,很美丽,初夏开放
[仲夏寄王文学]浮香
飘溢的香气。 隋炀帝 《宴东堂》诗:“清音出歌扇,浮香飘舞衣。” 唐太宗 《采芙蓉》诗:“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 唐 卢照邻 《曲江花》诗:“浮香绕曲岸,园影覆华池。”
[仲夏寄王文学]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仲夏寄王文学]人地
(1).品学门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东亭 为 桓宣武 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望。”《南史·王融传》:“ 融 躁于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旧唐书·高士廉传》:“奬鉴人伦,雅諳姓氏,凡所署用,莫不人地俱允。”
(2).指当地的人与当地的情况。参见“ 人地生疏 ”。
[仲夏寄王文学]幽奇
(1).指玄妙的哲理。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夫神光灵变,及无量之寿,皆由诚信幽奇,故将生于佛土,亲映光明,其寿无量耳。”
(2).幽雅奇妙。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烂漫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清 姚莹 《游榄山记》:“是乡在 香山 治东北七十里,居稠而民富,无幽奇壮胜之观,而人士彬彬有文采。” 朱自清 《怀魏握青君》:“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说一会,默一会。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
[仲夏寄王文学]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仲夏寄王文学]竹杖
竹制的手杖。《汉书·西域传赞》:“睹犀布、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 牂柯 、 越嶲 。”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 王母 留桃核。”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颇恋桃笙稳,行烦竹杖持。”
[仲夏寄王文学]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
(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伍绳武,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