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答友人】_孟郊 | 唐代

【答友人】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答友人]答友人原文

白日照清水,浅深无隐姿。
君子业高文,怀抱多正思。
砥行碧山石,结交青松枝。
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
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
自非随氏掌,明月安能持。
千里不可倒,一返无近期。
如何非意中,良觌忽在兹。
道语必疏淡,儒风易凌迟。
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

[答友人]诗词问答

问:答友人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问:答友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答友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孟郊的名句有哪些?答:孟郊

全唐诗:卷378-18

[答友人]参考注释

[答友人]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答友人]清水

清澈的凉水

[答友人]浅深

(1).深和浅。《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荣,典章一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术有浅深,而其成功有巨细。” 郭沫若 《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 燕 赵 已消沉,沦落何须计浅深?”

(2).深厚。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答友人]无隐

(1).没有隐瞒或掩饰。《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 晋 僧朗 《答晋主昌明书》:“夫至人无隐,德生为圣。” 宋 徐铉 《送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诗:“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清 赵翼 《簷曝杂记·王云锦》:“上问其元日何事,具以实对。上嘉其无隐。”

(2).没有隐士。《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扬雄 《连珠》:“明君取士,贵拔众之所遗……是以巖穴无隐,而侧陋章显也。”

(3).没有隐蔽,完全显露。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循吏》:“海边有 越王石 ,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 愿 往观试,清彻无隐。”

[答友人]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答友人]高文

(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答友人]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答友人]正思

谓合乎正道的思想、意念。 唐 孟郊 《答友人》诗:“君子业高文,怀抱多正思。” 五代 齐己 《言诗》诗:“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歧。”

[答友人]砥行

砥砺品行,修养道德。《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者?”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 舜 禹 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復更制,不如名著,故因名焉。”《北史·薛辩传》:“砥行礪心,困而弥篤,服膺教义,爰至长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今已晚矣。但从此砥行,则地狱中或有出时。”

[答友人]碧山

(1).青山。 南朝 梁 江淹 《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唐 杜牧 《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 白兆山 ,一名 碧山 ,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答友人]结交

与人交际往来,联络友谊

结交各种各样的妇女

[答友人]青松

青翠的松树

[答友人]转易

蔓延;传播。《国语·周语下》:“气佚则不和。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 韦昭 注:“转易过恶,嬖子配适,将杀大臣也。”《东观汉记·邓训传》:“吏士尝大病疟,转易至数千人, 训 身为煑汤药,咸得平愈。” 唐 孟郊 《答友人》诗:“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然而畏其明而苦其决者以为专矣;流言转易,应和喧然,而公之道不得行矣。”

[答友人]倾移

(1).谓以权谋促使在上者俯从自己的意愿。《汉书·刘向传》:“今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合党共谋,违善依恶,歙歙訿訿,数设危险之言,欲以倾移主上。”《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初, 臧质 阴有异志,以 义宣 凡弱,易可倾移,欲假手为乱,以成其姦。”

(2).倾覆转移。《南史·齐纪下》:“ 武帝 晏驾而鼎业倾移也。”《明史·史可法等传赞》:“盖 明 祚倾移,固非区区一二人之所能挽也。”

(3).指倒仆迁移。 唐 孟郊 《答友人》诗:“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

(4).背离,偏离。《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 是仪 ﹞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 嘉 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吴主 遂舍之。’”

[答友人]落落

(1)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豁达开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别人合不来;孤独 <落落寡合>

(3) 堆积的样子

落落大满。——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答友人]俗韵

(1).不高雅的乐声。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2).指不工稳的押韵。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诗说杂记》卷九:‘何谓俗韵?过於奇险,困而贪多,过於率易,虽二韵亦俗者是也。’案, 沧浪 以‘俗韵’列‘俗字’之后,当指‘押韵’之‘韵’。”

(3).鄙俗的情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灵襟,斯无俗趣;有慧口,斯无俗韵矣。”

[答友人]琅琅

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答友人]雅词

典雅的文辞。 唐 薛存诚 《御制段太尉碑》诗:“雅词黄绢妙,渥泽紫泥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 刘孝标 有《续世説》十卷……惜哉其弗传也。藉传, 晋 梁 雅词,今尚盈耳哉。” 明 祁彪佳 《远山堂曲品·能品》:“传者照应精密,每于俗境,更见雅词,断非近日词人手。”

[答友人]自非

(1).倘若不是。《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忧;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汉书·董仲舒传》:“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而已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自非 王子晋 ,谁能常美好?”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2).自觉其非。 唐 韩愈 《复志赋》:“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

[答友人]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答友人]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答友人]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答友人]近期

近来的一段时期

[答友人]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答友人]意中

(1) 心中

我意中的伙伴

(2) 意料之中

意中之事

[答友人]良觌

良晤。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覿。” 宋 杨万里 《胡季亨赠集句古风效其体奉酬》:“苦恨邻里间,良覿渺无因。” 元 曹之谦 《怀刘京叔》诗:“何时展良覿,把酒论诗文。”

[答友人]道语

言谈;称说。 汉 贾谊 《新书·官人》:“修身正行不怍于乡曲,道语谈説不怍于朝廷。”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天下未尝无宰相也,称良相者,不过有一二大节可道语而已。” 明 高明 《琵琶记·感格愤成》:“ 五娘 听吾道语,吾特奉 玉皇 勅旨,怜伊孝心,故遣阴兵来助你。”

[答友人]疏淡

(1) 稀疏;不浓密

梅花疏淡多姿

(2) 疏远淡漠

由于志趣不同,他俩的关系渐渐疏淡了

[答友人]儒风

儒家的传统、风尚。《南齐书·陆澄传》:“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歷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 唐 韩愈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见寄之作》:“威令加 徐 土,儒风被 鲁 邦。”

[答友人]凌迟

(1) 零割碎剐的一种酷刑。亦称凌持

凌迟重辟

(2) 欺凌;欺负

(3) 衰败,崩坏

堤防凌迟

[答友人]贞节

(1).忠贞不二的节操。《文选·张衡<东京赋>》:“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薛综 注:“夫,犹人人也。言执礼义之心,顾思 汉 德,人怀贞正之志分也。” 唐 李德裕 《授郑裔绰渭南县尉直宏文馆制》:“况两代持衡,皆有贞节,守正持法,遗风凛然。” 清 翁志琦 《反班婕妤怨歌行》:“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

(2).封建礼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为。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昔者 东夷 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壻,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用 曹大家 之明训,执 宋 伯姬 之贞节。”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老太太深信她的哲理是天下最好的,因为‘忍’字教她守住贞节,度过患难,得到像一个钢针那么无趣而永远发着点光的生命。”

[答友人]霜霰

(1).霜和霰。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煦蒸霜霰,莩甲云露。” 唐 杜甫 《青阳峡》诗:“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宋 欧阳修 《山槎》诗:“山中苦霜霰,岁久无春色。”

(2).喻恶势力。 唐 孟郊 《答友人》诗:“道语必疎淡,儒风易凌迟。愿存坚贞节,勿为霜霰欺。” 明 陆采 《明珠记·伪敕》:“他犯着龙鳞怒,难宽霜霰威。”

,

  • 【发商州】_白居易 | 唐代
  • 【发商州】_白居易 | 唐代 >> 【发商州】_白居易 | 唐代...

  • 【雨】_杜甫 | 唐代
  • 【雨】_杜甫 | 唐代 >> 【雨】_杜甫 | 唐代...

  • 【刘阮洞中遇仙子(一作偶仙子)】_曹唐 | 唐代
  • 【刘阮洞中遇仙子(一作偶仙子)】_曹唐 | 唐代 >> 【刘阮洞中遇仙子(一作偶仙子)】_曹唐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