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泣江妇】作者:冯子振 朝代:元代
[鹦鹉曲-泣江妇]鹦鹉曲 泣江妇原文
曹娥江主婆娑住。
五月五水面迎父。
蔡中郎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夏侯瞒智肖杨修,强说不多来去。
怕文章泄漏风光,谜语到难开口处。
[鹦鹉曲-泣江妇]诗词问答
问:鹦鹉曲 泣江妇的作者是谁?答:冯子振
问:鹦鹉曲 泣江妇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鹦鹉曲 泣江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冯子振的名句有哪些?答:冯子振
[鹦鹉曲-泣江妇]冯子振鹦鹉曲 泣江妇 书法图
鹦鹉曲 泣江妇书法作品
[鹦鹉曲-泣江妇]参考注释
[鹦鹉曲-泣江妇]曹娥
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 曹娥 。”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 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鹦鹉曲-泣江妇]主婆
即主人婆。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我家主婆不许动手,谁敢接他一线一丝。”
[鹦鹉曲-泣江妇]五水
古代对今 武汉市 以东, 长江 北岸支流 巴水 、 蕲水 、 希水 (今作 浠水 )、 西归水 (今 倒水 )、 赤亭水 (今 举水 )的总称。 东晋 、 南朝 时因属 西阳郡 ,故称“西阳五水”。
[鹦鹉曲-泣江妇]中郎
(1).官名。 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鹦鹉曲-泣江妇]幼妇碑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魏主 来顾,赏幼妇之碑。 秦 师不侵,尊死士之壠。” 唐 杜甫 《偶题》诗:“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胡韫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证三生石,无奈重摩幼妇碑。”参见“ 幼妇辞 ”。
[鹦鹉曲-泣江妇]古刻
指古碑或其拓本。 元 鲜于枢 《王大令保母帖》诗之三:“临摹旧説 范 新妇,古刻今看 李意如 。” 元 冯子振 《鹦鹉曲·泣江妇》曲:“ 蔡中郎 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鹦鹉曲-泣江妇]夏侯
复姓
夏侯婴、 靳强、 纪信(夏侯婴,沛人,跟从刘邦起义,后封汝阴侯。靳强,祖籍西河,刘邦的部属,因攻击项羽有功,后封汾阳侯。纪信,刘邦的得力部将,因救刘邦脱险,被项羽烧死)。——《史记·项羽本纪》
[鹦鹉曲-泣江妇]强说
1.亦作"强说"。 2.强为解说或答辩。
[鹦鹉曲-泣江妇]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鹦鹉曲-泣江妇]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鹦鹉曲-泣江妇]漏风
(1) 风从缝隙中透过
(2) 牙齿脱落以致说话跑气
刚拔完牙,说话总是漏风
(3) 比喻秘密被泄露出去
不许漏风
[鹦鹉曲-泣江妇]谜语
暗射文字、事物让人根据字面说出答案的隐语
[鹦鹉曲-泣江妇]开口
(1) 张口说或笑
没等我开口,他就抢先替我说了
(2) 新刃磨、抢,使之锋利
(3) 河水冲破堤防
元代,冯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