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作者:陈渊 朝代:宋代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原文
暴气燎原火,浅量盈浍水。
不见杨关西,此生真已矣。
谁言佩豭由,不作缊袍耻。
至道傥有闻,客尘如脱屣。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陈渊
问: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渊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渊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注释
1. 押纸韵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参考注释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暴气
(1).暴躁的脾气。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之三:“ 敬近 日观 尹河南 、 范忠宣 所以处患难之言,褊心暴气似有销释之渐。”
(2).嚣张的气焰。京剧《猎虎记》第七场:“上得堂来,本府不肯难为尔等,如今竟敢咆哮公堂,若不杀杀你的暴气,你们也不晓得王法的厉害。”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燎原
(1) 火延烧原野
燎原烈火
星火燎原
(2) 比喻气势旺盛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浅量
谓酒量小。 宋 苏轼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之一:“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尤觉和诗忙。”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关西
指 函谷关 或 潼关 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 关中 摇足,则 关 西非陛下有也。” 宋 俞文豹 《吹剑续录》:“学士(指 苏軾 )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 东去’。”《水浒传》第三回:“洒家始投老 种 经略相公,做到 关 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不作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缊袍
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 由 也与?” 朱熹 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盖衣之贱者。” 汉 桓宽 《盐铁论·贫富》:“ 原宪 之緼袍,贤於 季孙 之狐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五:“屣履咏《南风》,緼袍笑华轩。” 唐 杜甫 《大雨》诗:“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緼袍。” 清 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凌兢野老緼袍单,狂喜儿童屐齿折。”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至道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
(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庄子·在宥》:“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汉 牟融 《理惑论》:“﹝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及见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长跪传至道。”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客尘
(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维摩诘经·问疾品》:“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注:“ 什 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於心为客尘也。 肇 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如久澄水,如新磨镜,外照多像,内见众病,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故大音传於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愿我今者,作是偈已,尽未来世,永断诸业,客尘妄想,及诸理障,一切世间,无取无舍,无憎无爱,无可无不可。”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金枷玉锁何时脱,蝇利蜗名镇日奔。生恶趣,惹客尘,胶胶扰扰只贪嗔。”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宋 范成大 《题如梦堂壁》诗:“片云不载归梦,两鬢全供客尘。”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脱屣
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汉书·郊祀志上》:“嗟乎!诚得如 黄帝 ,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颜师古 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 唐 李颀 《缓歌行》:“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序》:“脱屣场屋,耻原夫之流;栖心云泉,有终焉之计。”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夫 鲁公 之见厄於当时,而直伸其志,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於亭?”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加里波的 之脱屣爵禄,兔起鶻落于 卡菩列拉 之一孤岛,其高风亮节,为史家所津津乐道。”
宋代,越州道中杂诗,陈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