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铜陵挽词】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莫铜陵挽词]莫铜陵挽词原文
经学高余子,躬行慕古人。
儒风三叶秀,和气一门春。
台岭渐摩久,铜官抚字均。
庠东亡二老,凝望倍沾巾。
[莫铜陵挽词]诗词问答
问:莫铜陵挽词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莫铜陵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
[莫铜陵挽词]参考注释
[莫铜陵挽词]经学
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
[莫铜陵挽词]余子
(1).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 、 赵朝 、 韩固 、 魏戊 ,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 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 张仪 , 魏氏 餘子也。” 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 。”
(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 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六乡之餘子羡卒,以备守事及追胥也。餘羡既发,则正卒亦发可知。”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此云‘大故,致餘子’。餘子,即民之子弟。《孟子·滕文公篇》所谓餘夫也。故《大司徒》统谓之万民。”《逸周书·籴匡解》:“成年,年穀足……餘子务艺。”《尚书大传·略说》:“耰鉏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餘子皆入学。”
(3).年幼未服役的男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 成玄英 疏:“弱龄未壮,谓之餘子。” 陆德明 释文:“未应丁夫为餘子。”《汉书·食货志》:“是月,餘子亦在于序室。”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餘子,庶子也。或曰:未任役为餘子。’未任役者是也。幼童皆当受业,岂论嫡庶乎?”
(4).犹后代。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餘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
(5).官名。《左传·宣公二年》:“ 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预 注:“皆官名。” 孔颖达 疏:“则知餘子之官,亦治餘子之政。”
(6).其馀的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柳宗元》:“工诗,语意深切,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评杜诗》:“余家有 郑善夫 《批点杜诗》,其指摘疵纇,不遗餘力,然实 子美 之知己。餘子议论虽多,直观场之见耳。”参见“ 餘子碌碌 ”。
(7).谓劫馀之人。 叶叶 《九秋诗·秋望》:“谁成谁败悲餘子,几帝几王付劫灰。”
[莫铜陵挽词]躬行
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莫铜陵挽词]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莫铜陵挽词]儒风
儒家的传统、风尚。《南齐书·陆澄传》:“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歷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 唐 韩愈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见寄之作》:“威令加 徐 土,儒风被 鲁 邦。”
[莫铜陵挽词]三叶
(1).三世。 汉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南齐书·郁林王纪》:“自我皇历启基,受终於 宋 ,睿圣继轨,三叶重光。” 唐 杜甫 《别李义》诗:“丈人嗣三叶,之子白玉温。” 仇兆鳌 注:“从 义 之父,上溯至 道王 为三世,故曰嗣三叶。”
(2).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吕氏春秋·任地》:“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 高诱 注:“昔,终也。三叶、薺、葶歷、菥蓂也。是月之季枯死,大麦熟而可获。”
(3).犹言三杯。 清 林云凤 《题申维久蕉隐》诗:“惟嫌饮量胜三叶,未得陶然大道通。”参见“ 三蕉叶 ”。
[莫铜陵挽词]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莫铜陵挽词]一门
(1).一道门户。《左传·定公十年》:“每出一门, 郈 人闭之。”《汉书·申屠嘉传》:“ 错 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商君书·说民》:“塞私通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朱子语类》卷三九:“只有此一门,舍此则无从可仕,所以 颜 、 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韩非子·八经》:“下不一门,大臣不拥。”《汉书·李寻传》:“将军一门九侯,二十朱轮。” 唐 杜甫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诗:“ 京兆 先时杰,琳瑯照一门。”《水浒传》第五十回:“﹝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 清 郑燮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曹 氏父子, 萧 家骨肉,一门之内,大小殊轨。”
(4).一个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5).犹言一类。 晋 张华 《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 清 刘毓崧 《古谣谚序》:“ 臧 氏 懋循 之《诗所》、 郭 氏 子章 之《六语》,则謡谚并收,然皆以謡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謡谚特编一集。”
(6).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南齐书·刘绘传》:“ 绘 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 张融 、 周顒 竝有言工, 融 音旨缓韵, 顒 辞致綺捷, 绘 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 刘绘 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7).一件,一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一门亲事,十分指望着九。”《红楼梦》第一二○回:“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 老舍 《正红旗下》三:“ 福海 二哥大概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决定自己也去学一门手艺。”
(8).方言。一直;一个劲儿。 梁斌 《红旗谱》十三:“ 二贵 离不得哥哥,他们自小儿在一块长大,这一去,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只是一门里哭。”
[莫铜陵挽词]渐摩
亦作“ 渐磨 ”。浸润;教育感化。语本《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 颜师古 注:“渐谓浸涧之,摩谓砥礪之也。”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故有渐磨陶冶之易,而无按致操切之难。”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其所以诱掖激励,渐磨成就之道,皆有节序。” 清 梅曾亮 《鲍母谢孺人家传》:“非惟慈心,盖渐摩之密致然云。” 严复 《救亡决论》:“而天下后世所以乐被其愚者,岂不以圣经贤传,无语非祥,八股法行,将以‘忠信廉耻’之説渐摩天下,使之胥出一途,而风俗亦将因之以厚乎?”
[莫铜陵挽词]铜官
古代官名。掌开采铜矿。历代均有类似设置。如 秦 时曾在 桐庐县 置官采铜。 西汉 也曾在 丹阳郡 置官采铜,主管有长及丞。《汉书·地理志上》:“﹝ 丹阳郡 ﹞有铜官。”
[莫铜陵挽词]抚字
(1).抚养。《后汉书·列女传·陈文矩妻》:“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 穆姜 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过八九月,果举一男,买媪抚字之。” 清 刘大櫆 《卢氏二母传》:“ 抱孙 与弟 翼孙 ,皆生於 王氏 ,而 程孺人 抚字之如己出。”
(2).谓对百姓的安抚体恤。《北齐书·封隆之传》:“ 隆之 素得乡里人情,频为本州,留心抚字,吏民追思,立碑颂德。”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虽诚心未格于丰穰,然拙政每存於抚字。” 明 区大相 《入罗滂水》诗:“直须勤抚字,勿使困征徭。”《西湖佳话·白堤政迹》:“立朝则尽言得失,守邦则抚字万民。”
[莫铜陵挽词]二老
对父母双亲的尊称
[莫铜陵挽词]凝望
注目远望
[莫铜陵挽词]沾巾
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宋代,楼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