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 其十三】作者:姜夔 朝代:宋代
[昔游诗-其十三]昔游诗 其十三原文
既离湖口县,未至落星湾。
舟中三两程,程程见庐山。
庐山遮半天,五老云为冠。
朝看金叠叠,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仿佛认一斑。
庐山忽不见,云雨满人间。
[昔游诗-其十三]诗词问答
问:昔游诗 其十三的作者是谁?答:姜夔
问:昔游诗 其十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夔的名句有哪些?答:姜夔
[昔游诗-其十三]参考注释
[昔游诗-其十三]落星
(1).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北临 长江 。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雪中发江宁浦至采石》诗:“ 落星 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2).楼名。在 南京市 东北临 江 的 落星山 上。《文选·左思<吴都赋>》:“数军事乎 桂林 之苑,饗戎旅乎 落星 之楼。” 刘逵 注:“ 吴 有 桂林苑 、 落星楼 ,楼在 建业 东北十里。” 前蜀 韦庄 《春日》诗:“ 落星楼 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暉。”
(3).石名。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眇小欺 湘 燕,团圆笑落星。”
[昔游诗-其十三]两程
两天所行的路程。 宋 杨万里 《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诗:“顺流更借江风便,此去 韶州 只两程。”
[昔游诗-其十三]程程
(1).旅途停顿处。 宋 张先 《河传》词:“都门东路,嘶马将行, 江 南 江 北,十里五里,邮亭几程程。”
(2).一程又一程。谓路程遥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程程去也,相见何时却。”
[昔游诗-其十三]庐山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 * 带作物茂盛
[昔游诗-其十三]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昔游诗-其十三]五老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 * 图经掌上看。”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昔游诗-其十三]云为
(1).言论行为。《易·繫辞下》:“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孔颖达 疏:“或口之所云,或身之所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口习丑言,身行弊事,凡所云为,使人不忍论也。”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举措云为,不可不慎。” 清 李颙 《四书反身录·中庸》:“能慎其所习,而先立乎其大,不移不夺,动静云为,惟依良知良能,自无不善,即此便是率性。”
(2).所为。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实 秦 人,矜夸馆室,保界 河 山 ,信识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乌睹大 汉 之云为乎!”《汉书·李寻传》:“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晻昧无光,各有云为。” 王先谦 补注:“云犹所也。” 明 宋濂 《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
(3).变化。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顾於冥冥内,为问秉者谁?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
[昔游诗-其十三]叠叠
层层重叠的样子
[昔游诗-其十三]巉巉
(1).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唐 张祜 《游天台山》诗:“巉巉割秋碧, 媧女 徒巧补。”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僧了心》:“危层巉巉千仞,吾人骇目动心,疑将压焉。”
(2).指陡峭的山。 宋 梅尧臣 《寄谢师直》诗:“邀我陟巉巉,宿雾方冥冥。”
(3).形容山石突兀重迭。 唐 孙樵 《龙多山录》:“屹石巉巉,别为 东巖 。” 明 袁宏道 《墨畦》:“未至 康陵 里许,山骨巉巉,与古树根相错而出。”
(4).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 宋 陆游 《题传神》诗:“巉巉骨法吾能相,难着 凌烟 剑佩中。”
(5).锋利尖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 朱自清 《羊群》:“狼们终于张开血盆般的口,露列着巉巉的牙齿,像多少把钢刀。”
(6).形容词后缀。 元 无名氏 《梧桐叶》楔子:“闷懨懨人间白昼,静巉巉门掩青春。”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三折:“娇滴滴日暖笑花颜,静巉巉人去思花面。” 明 冯惟敏 《雁儿落·题刘伊坡寿域》套曲:“俺则道冷清清养老宫,却原来净巉巉藏贞洞。”
[昔游诗-其十三]瀑布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西游记》
[昔游诗-其十三]山半
山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 唐 杜荀鹤 《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 《忆昔》诗:“试登山半望田垄,麦色青青早吐芽。”
[昔游诗-其十三]仿佛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昔游诗-其十三]一斑
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事物中的一小部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昔游诗-其十三]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昔游诗-其十三]云雨
(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昔游诗-其十三]满人
满族人
姜夔,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