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诗六首】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原文
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
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
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
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诗词问答
问:大行皇帝挽诗六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参考注释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无宁
(1) 毋宁;宁可
无宁汝先吾而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难道
宾至如归,无宁灾患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龙颜
(1).谓眉骨圆起。《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晋 潘岳 《西征赋》:“造长山而慷慨,伟龙颜之英主。”后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彦回传》:“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一:“五色綵毫裁凤詔,九重天子豁龙颜。”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他只穿一件极俭朴的爱国布的龙袍,但那龙颜却比活的时候胖得多了。”
(2).借指帝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夫未遇 伯乐 ,则千载无一驥;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值龙颜之鬱起,乃凭风而矫翼。” 明 王宠 《送饯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龙颜授玉册,殿上亲祗领。” 端木蕻良 《浑河的急流》:“龙颜一听大怒,因此就降旨灭他九族。”
(3).谓鱼头如龙。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隐忧
内心里的忧愁;忧痛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戎服
军服。亦指着军服。《汉书·匈奴传下》:“是以 文帝 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朱子语类》卷九一:“ 隋煬帝 游幸,令羣臣皆以戎服从。”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五》:“ 谭延闓 戎服出坐大堂,斩 万夫雄 等四人於案下。”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旃裘
即[毡裘]。毛制的衣服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赤壁
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柱斧
用水晶制的小斧。朝官所用。《朱子语类》卷一二八:“祖宗时,升朝官出入有柱斧。其制是水精小斧头子在轿前。”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俘囚
(1).在战争中被掳获的人。《南史·檀道济传》:“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江左 皇族,水乡庶姓,若 司马 、 刘 、 萧 、 韩 、 王 ,或出於亡命,或起自俘囚,一诣 桑乾 ,皆成禁臠。” 宋 苏轼 《代侯公説项羽辞》:“臣闻 汉王 之父 太公 为俘囚,臣切庆大王获所以胜於 汉 者。”
(2).拘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予俘囚十年,外兄不知所在,今观公书此事,则再出世之语昭然矣。” 金 高士谈 《丙寅刑部中》诗之一:“衅来无朕兆,意外得俘囚。”
刘克庄,宋代